close

   

佛法這麼好?何以眾生難生信仰?我經常在探索這個問題,也不斷在尋找答案。當然,這個問題是不可能有標準的答案。因為沒有學佛修行的眾生,都各有不同的想法,自然答案也不可能相同。學佛修行如人飲水,冷暖苦甜自知,如果連嚐試的勇氣都沒有,更加難以體會佛法的慈悲與智慧。

 

    以前,曾經在監獄講述佛法的課程,我花費不少心力,讓他們知道學佛修行的好處,並教導他們念佛之後,記得功德迴向給所關心的親人。我問他們聽懂了沒有,他們都說懂,可是我問他們,每天有念佛的請舉行,結果每次問都是寥寥無幾。

 

看到大家知而不行,我不是生氣,而是感慨:念佛雖然簡單,但能信且能做的卻不多。難怪高僧大德常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佛法再好,但是缺乏一個信字,就不會有願力出來,沒有願力,就沒有行動力,這是一環扣著一環。所以一位得道的水泥匠僧人預知時至,他離去之前,開示修行的寶貴心得:「能說不能做,不是真的智慧。」

 

    試想,一個失去自由的人,應該充滿煩惱,面對佛法都難以生信,何況是在社會上自由自在生活的眾生,充滿著享樂的誘惑,又有多少人能覺悟佛法的功德利益,而願意親近呢?

 

    沒有進入佛法的大海,不知佛法的富貴,不知佛法的殊勝,但現代社會這麼多出家與在家眾講經說法,何以信者仍然這麼少?

 

    眾生不信佛法,原因很多,例如他們認為信佛之後,四大皆空,什麼都沒有,而他們心中還充滿對人生美好事務的嚮往、美食、旅遊、戀愛、升官、發財。甚至他們認為修行就是在約束自己的生活更為不便,如吃素、誦經、禮佛,他們覺得身心反而受到束縛,因為他們根本難以想像解脫的快樂。

 

如果人生遇到煩惱,痛苦,他們寧可尋求是否有快速的改運方法,如花錢改風水,改姓名等,殊不知,人的業障既然來自因果,也必須透過因果的源頭去解決,因而只有透過學佛修行來消除業障,才能減輕或降低災難、病痛、婚姻、工作等的障礙,等到業障消盡,福慧增長,便能獲得幸福安樂的生活。

 

簡單的說,佛法最大的好處,就是幫助眾生徹底的解脫世間的痛苦煩惱,獲得真正清淨無染的快樂,而非苦中作樂。其實,現代眾生的生活,表面都是在不斷追求歡樂,實際歡樂時間短,還是煩惱的時間多,幾乎都是在苦中作樂的為多。如同眾生經常沈浸在濁水中,請他們換一池清水,感受一下不同的快樂,還是有人會懷疑或嫌麻煩,寧可繼續在濁水中,苦中作樂。

 

    眾生因對佛法的了解都是片面,因而容易對佛法產生畏懼心或疑惑心,使得不少眾生寧可長期受到煩惱、病苦等的困擾,卻不願嚐試親近佛法,看看佛法是否真能幫助他解脫痛苦煩惱。

 

雖然佛法的傳播很普及,但真正聽得進去,並且力行的眾生,還是極為有限。就像喜歡美食眾生,明知海產等肉類食物充滿著被污染的危險,也知道吃素有益健康,但為了口欲的滿足,寧可冒著病痛的危險,而大啖美食,這就是當前普遍的眾生相,身為法師真心想要度化他們,但也愛莫能助。

 

    眾生的佛性常被色受想行識五蘊所覆蓋,五蘊不空,眾生的菩提心不現。所以眾生常有四顛倒,身不淨,計為淨;受是苦,計為樂;心無常,計為常;法無我,計為我。在這種情況下,要喚起眾生拿出歡喜心來學佛修行,恐怕是事倍功半,但身為法師明知眾生對佛法難以生信,但也不會輕易放棄度化眾生的願力,所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因而只能隨緣度眾,隨緣自在。

 

上午王繡美居士送珍珠豆供養。

下午觀自在功德會理事長陳淑雀居士送茶葉、水果、花生供養。

下午劉林玉草居士的兒子劉名森送花生供養。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於國曆10721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星期四晚上七時三十分,恭誦地藏經。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7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