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

早晨

早晨之一

早晨之二

早晨之三

早晨之四

早晨之五

早晨之六  

照片說明:觀世音菩薩及今天的早晨。

    或許我是資深的新聞界出身,對新聞界報導佛教界的事情難免多注意一些,新聞界報導佛教界的新聞,百分之八十以上幾乎都是以醜化佛教界為多,要不然就是以看笑話為多。今天又在網路上看到自由時報報導一位和尚瘋狂購買刮刮樂,說要做公益,記者為了表示言之有物,還說這位和尚是附近「宮廟」的法師,如非記者宮廟與佛寺不分,就是故意栽贓給佛教界,這種以「看熱鬧心態」報導佛教新聞,我認為記者徒然無端造業而已。一條不起眼的和尚買刮刮樂新聞,引起一百八十多人的留言,無形中二度傷害到佛教界的形象。新聞界應多報導佛教界的光明面,功德無量;不要蓄意醜化佛教界,否則要自負因果。

    這篇來自台北的報導,第一句話就說,新春刮刮樂風潮,和尚也瘋狂。

新聞是這樣報導:昨天大年初三,有和尚跑進台北市中山區的「金旺彩券行」,花了四萬八千元將店內所有刮刮樂搜刮一空,老闆謝傳正對這名貴客上門,印象深刻,他說有和尚來買過,「但沒見過這麼大手筆的!」後來查出,來買的是附近宮廟的觀慧法師,他說昨天去了許多家彩券行,很多店家都推說「全部賣給你,我怎麼做生意」,最後才在願意賣的三家彩券行,共買了十萬元的刮刮樂,至於用途為何,他神秘地笑說「是做公益」;據了解,五百元以上及整本的刮刮樂早已賣完,昨天他買的都是一百到兩百元的散裝刮刮樂。

這件新聞我有幾項看法:

一、只有佛寺、精舍、講堂等才有和尚,宮廟則是傳統信仰為主。過去我

在北港採訪新聞,北港朝天宮比較特殊,特別禮請一位和尚專門負責法事,管理權責則落在俗家的董監事會。所以記者的報導讓人分不清是真和尚,還是假和尚,並非穿上袈裟就是真和尚。

二、如果觀慧法師是真和尚,即使購買刮刮樂是為了做公益,也必須請俗家的人去做,避免和尚的身份,引起外界的「譏嫌」,否則這種行為會對佛教界造成無端傷害,難免要自負因果。至於買刮刮樂是為了滿足貪欲?還是為了公益?外界無法明確研判,只有自己的心最清楚。

三、這件新聞報導內容不多,但是標題引起外界的好奇,所以有一百八十多人加入討論,對佛教界已經造成二度傷害。討論的人,因為是隱名,有的就不留口德。例如有人罵「垃圾和尚」、「正當一些人傻傻的捐錢給廟,卻被和尚拿來買刮刮樂」,可見分不清寺、廟性質的人比比皆是。「賭博可以做公益?該不會娼妓也是做公益。」「六根不清淨,當和尚也是假的。」類似這樣的冷嘲熱諷很多。

四、佛教界向來對這些被曲解的新聞傷害,通常大家抱著自掃門前雪的態度,沒有人會提出澄清,所以外界對佛教始終處於渾沌不懂的階段。可見出家人在外的威儀多麼重要,真正的比丘、比丘尼在外言行,必須合乎戒律、威儀,才能贏得尊敬。

    中國佛教會每年新春都舉行仁王護國法會,為台灣祈福,動員僧眾上千人,但是新聞界不重視這種新聞,認為大家不會喜歡看,不是根本不報導,就是篇幅小得像火柴盒。今年的仁王護國法會,二月十七日(農曆正月十八日)星期一上午在台南市白河區仙草里大仙寺舉行,說不定新聞不是又不報導,就是報導的篇幅比和尚購買刮刮樂的標題還小。報導佛教正面的新聞,一支筆就可以做功德,新聞界卻不重視,反而喜歡報導佛教界光怪陸離的現象,一支筆無端造業而不自知,我反過來問新聞界的朋友:您們的智慧又在那裡?

※昨晚姜永芳居士送北港蠶豆供佛,並供養紅包。

    上午王建雄居士帶兩個女兒、女婿來禮佛。

    上午林永順居士送蔬菜供養。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