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諸佛菩薩

晚課時釋迦牟尼佛

今天天空無雲

農曆十二月十五日蓮友鮮花供佛

黃昏觀世音菩薩

黃昏講堂附近田野

黃昏的天空

落日  

   從奇摩網路看到一則新聞,有位名嘴因病開刀住院,新聞不長,但仍引起網友的注意,網友紛紛留言,但不是給開刀住院的名嘴祝福,而是一面倒的冷嘲熱諷,甚至說一些充滿著詛咒的話,讓我感到非常的驚訝,也顯示當前的電視名嘴雖然在螢光幕前顯得光鮮亮麗,但累積對他們不滿的觀眾也相當的多。從這件事,可以了解,不論是什麼身份,凡有所做,必落因果,尤其個人的口業,更應謹慎,即使不能多積口德,說話也要多加保留餘地。這則新聞,值得名嘴警惕,賺錢固然重要,但保留基本的口德更重要。

   由於媒體多,網路發達,大家隨時可以暢所欲言,但對講話的用語,也更流於粗鄙,有點口無遮攔的現象。其實,任何事都要將心比心,自己如果不能忍受別人的冷嘲熱諷或犀利批評,在批評別人時,還是要多加注意口業。

   佛法常勸人身口意三業要清淨,口業有四,惡口、兩舌、妄語、綺語,名嘴上政論節目,最容易犯的是惡口、兩舌、妄語;綜藝節目最容易犯的是妄語、綺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緣與好惡,真正可以保持客觀理性的人還是有限,口業重的人,對自己喜歡的人多加讚嘆;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則滿口毒舌。

 像網路留言,由於是匿名留言,所以有些人什麼惡口都敢講,其實,即使匿名而犯口業,只要有所做,仍落因果。

   身口意三業看來好像互不關連,但其實也是一種修行的次第,身業有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殺生有傷慈悲之心,偷盜因貪心起,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殺、盜、淫,沒有不好的習染,口業才能保持清淨,口業有四,都能守得住,意業也才能清淨,意業有三,即貪、瞋、癡,需要以戒定慧的工夫加以節制。身口意的修持,雖有次第,但卻互相影響,如貪人財利,滿足個人淫欲,因而犯了口業。現實的社會,口業可以守得好的人,大概名利心都不會太重,在生活的五欲之樂上,也會比較淡薄寡欲。

   慈悲三昧水懺:「口業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餓鬼受苦。若在畜生,則受鵂鶹、鴝鵅鳥形,聞其聲者,無不憎惡。若生人中,口氣常臭,有所言說,人不信受,眷屬不和,常好鬥諍。」

   由於因果看不見,眾生大都不相信有因果,如果心中有因果觀念的人,身口意較能保持清淨,因為隨時在自我反省懺悔。

現代人喜歡罵人,罵人就是嚼舌根,實在太容易;同樣一張嘴巴,用來罵人是造業,用來適當讚美人,是良好的口德,造業或積口德,只在一念之間,但果報卻十萬八千里的不同。所以觀世音菩薩修行的成就是耳根圓通,也就是聞、思、修的道理。尤其耳朵不容易製造是非,是很適合用來自我反省,多聽多聞,所以反聞聞自性。是故,自覺口業重的人,更應該選擇修行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由聞、思、修入三摩地。

佛法強調深信因果,也就是每一個人一生所做所為,善惡都有它的業力存在,善得善報,惡得惡果,所以咒罵別人,除了一時情緒的宣洩之外,最後這些咒罵其實都回歸到自己的身上,所差別的是報應的遲早而已。

   四十二章經,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佛又說:「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致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岔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造口業,表面上得到了滿足,但實際引發不少是非的糾纏,煩惱反而更多。所以身心要清淨自在,必須先淨口業,口德好,不落因果。

    上午紀錦義居士來禮佛,繳交功德款。

    上午吳安治居士來禮佛。

※國曆10424日(農曆1216日)星期三晚上七時三十分,農曆今年最後一次讀經日,按照慣例,恭讀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心靈做一次年終大掃除,有助消除業障,增長福慧。有意參加蓮友請事先報名登記。電話:05-6333622

※今年農曆最後一次念佛會是十二月二十七日(國曆二月十五日)週日晚上八時,按照往例,恭持「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聖號,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就是「南無藥師琉璃光佛」名號的另一個尊稱。在恭誦地藏經之後,消了業障,即能增長福慧。歡迎參加。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