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好,在家也好,但在生活中,出家在家還是有些不一樣。例如今天,大家可能互相祝福情人節快樂。在家可能拼命的按讚,表示同感;但我不會按讚情人節有關的祝福,因為世間許多的痛苦煩惱,正是來自情愛太重。既然出了家,對情愛不鼓勵,但也不會去排斥,隨緣歡喜。
享受人間美食,是在家人所殷切期盼,但出家人知道,真正的快樂,粗茶淡飯也能菜根香。所以在家面對山珍海味,充滿讚嘆;若是有人在臉書PO上大魚大肉的美食,我是不會按讚,但我也不會去干涉在家人的享受美食,也不會把美食形容得多麼可怕,這樣只會更加拉遠了出家人與在家人的距離。
在家人所認知的寺廟,往往只有表面的看法,普遍認為寺大就是美,廟大就是美;但出家人的我,看的是此座寺廟是否正信,畢竟寺廟大,只能說福報好,未必代表是正信的寺廟,所以臉書上,有人PO參訪寺廟,我也未必會按讚,但也不會去隨便批評一座寺廟,各人做事,各人承擔因果,不必多管閒事。
觀自在功德會會員週六要到高雄旅遊,去感受一下高雄的新活力,雖然我是榮譽理事長,但沒有報名參加,現在的心性已經習慣不熱鬧,熱鬧對我而言,反而是一種負擔。如果是在家居士,我可能搶先報名。
也許有人很羨慕,出家人真好,常有人供養,甚至禮節週到的在家人,還會跪下來獻上紅包;但我常讚嘆在家人,捨得護持佛法,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出家人接受眾生的布施,常要「觀受是苦」,自己有什麼德行值得人家供養,若是無德福蔭人家,將來說不定還要做牛做馬還。
然而,出家要有因緣,出家要有理想。學佛修行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修行或護持佛法,也能隨緣歡喜。
清朝順治皇帝讚僧詩:「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唯貴,唯有袈裟披肩難。」「朕本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世間難比出家人,無憂無慮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從片段摘錄順治皇帝的讚僧詩,可以了解出家並非容易的事,所以出家最好能夠隨順因緣。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有的人是自幼家境窮困,被送去佛寺當小沙彌,至少有一口飯吃;有人是看開人生,甚至有人是為了逃避婚姻。有人是因身體疾病,有人是因事業挫折,有種種的不同。但不管是什麼因緣出家,出了家,如果沒有理想,沒有志向,還是只能茫茫然過一生。自古以來,出家人多,有成就的高僧少,出家要有所成就,大概都具有天賦的使命,也就是我們常說,是大菩薩倒駕慈航度眾生,續佛慧命,也可以說是與前世的願力有關。
出家之後,接受眾生供養,就應嚴持淨戒,以戒為師,以法為師,才不致擔負過重的因果,尤其讓佛門受到蒙羞,罪惡更大。所以出了家,就要謹守戒律,並發斷惡、修善、度眾生的三種廣大願力。是以順治皇帝感嘆「唯有袈裟披肩難」,說得一點也不錯。
出家時代不一樣,出家人的生活也會不一樣,在多戰爭的苦難時代,出家生活可能更清苦。台灣最近三十年來,因經濟的發展,在台灣的出家人很幸福,悟耀所受的三壇大戒,與上一代出家人受三壇大戒,物質缺乏的情況,簡直不可同日而語。現代出家人,能夠知足平淡過生活就很不錯,不一定要苦修過日。
出家人只能隨緣度眾生,眾生學佛修行,重要的還是靠自己度自己,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一個人吃喝玩樂的心太強,絕對不可能安住修行;如果一個人沒有覺悟人生的真諦,也不可能安住修行。眾生必須自己先覺悟,出家人度他,開示佛法的要義,他才能聽進去,也才能身體力行,所以出家人那有眾生可度,眾生想學佛修行,都要先自度後他度。
金剛經中,佛說:「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因為眾生未必是我所能度,所以來講堂拜訪或禮佛的人,我只是泡茶相待,不主動談佛法,除非對方有所請問。
出了家,必須不斷在戒定慧上下工夫,也必須不斷淡化貪瞋癡的心念,這樣才能少苦少煩惱。不像在家人,欲望多,享樂多,痛苦煩惱也多。出家人比在家人更善於「寂靜自處」,唯有寂靜自處,才能靜心思慮人生痛苦的根源。其實喜歡熱鬧的人,表面上快樂,也很容易受到眾惱,所以樂少苦多。
出家人即使離了家,照樣要關心家人,同時擴大關心廣大的眾生,這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想要過得清淨快樂的日子,就要看修行的工夫,所以不是每一個出家人都很快樂,要看他對佛法的領悟有多少?實踐有多少?畢竟能說不能做,不是真正的智慧。有智慧,才能洞穿人生的真相,因而無所罣礙,無有恐懼,隨遇而安,隨緣度眾生。
※ 今天的照片為檔案照片。
※ 上午吳安治居士來禮佛。
※ 上午安溪老人會會長林永順居士來訪,送蔬菜供養。
※ 感謝無名氏第333次郵政劃撥供養三寶。
※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8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