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觀世音菩薩



今晚念佛會,蓮友鮮花供佛。



觀音菩薩


日出


日落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出版之「觀自在」刊物,自102年起,由雙月刊,改為季刊,也就是三個月出版一期,一年出版四期,出版的時間,原則是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十五日。以一個沒有正規收入的小道場,還能出版刊物,在台灣的寺廟當中,應該也是不多見;道場雖然小,但希望保有一些內含,將正信的佛法推廣給有緣人。


    在三月十五日出版的觀自在四十六期,我為觀自在刊物改為季刊,寫了一個小啟,內容如下:


觀自在刊物是雙月出刊,是用最少的經費,辦有品質的刊物。自102年起,改為季刊,也就是三個月出版一期,原則是 三月十五日 、 六月十五日 、 九月十五日 及十二月十五日出刊。改為季刊,經費不是主要問題,而是在激發大家熱誠親近佛法上,發揮的功能有限。同樣的,當大家有熱誠時,也可以恢復為雙月刊,甚至增加張數。小道場的經營,在理念上要有所堅持,需要更多戒定慧的工夫,看起來平凡,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堅持。如同掙破黑暗的日出,大家看到光明的一剎那,都充滿著感動與喜悅,但可能看不到在衝破黑暗之前,那一段心路歷程,絕對是相當的艱辛。


我想,如果大家收到觀自在刊物,已經流於形式時,這份刊物所能發揮的價值功能就相當有限。說不定,延長出刊的時間,還可以讓部份對佛法有熱情的人,多一些關懷與思念。世間的人大概都是這樣,經常見面不覺得稀奇,偶而見面,感動喜悅。


如果不是新聞界出身,出版簡單的一份刊物,也是相當不容易,除非道場有錢,可以請得起專業人士編輯,否則要找一個既懂佛法,又懂編輯的人,不是一般的寺廟所能辦得到。一份刊物的出版,不只是經費的問題,還有寫作、編輯、郵寄等種種的事物,從蘊育到寄到蓮友手中,也是煞費一番苦心。刊物的出版,還有一個好處,讓講堂的收入透明化,讓捐款人可以安心。


刊物的出版,感謝彰化縣長卓伯源,每期贊助一半的經費。對大道場來說,講堂刊物出版所花的經費,簡直微乎其微,但對一個沒有祖先牌位、法會收入或經懺收入的道場來說,每一筆贊助款都特別值得珍惜。然而,多年來的觀察,這份刊物,並沒有激發大家學佛的熱情,甚至大多數人都覺得可有可無,所以不得已的方式就是將雙月刊改為季刊,免得花錢又勞心勞力不打緊,大家冷漠對待,才是讓人難以振奮的原因。


末法時代,佛法成為眾生生活中的點綴,而並非全部;所以佛法表面興旺,但真正發心學佛的人少之又少。佛在金剛經中就說眾生的心性剛強難以調伏,所以身為法師常要接受的考驗是,面對眾生的退轉、懈怠而不生厭倦。


我每次看到媒體報導,大家為美食而熱切追求滿足;為棒球比賽、為音樂演唱會、為反核遊行、為選舉而瘋狂等,經常感嘆如果眾生撥出一點熱情來支持佛法,佛法必將另有一番興旺的景象。現代社會,佛法表面很昌盛,但是上萬人的演講會、法會,都是需要依賴動員才能有一番大場面,可見大家的心目中,並沒有將佛法視為他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有時還不如對一個歌星、棒球、籃球明星等的崇拜,眾生會想要親近佛法,大概都是在面對人生種種挫折煩惱時,才會產生覺悟,即使如此,都已經很值得讚嘆。有些人即使有重大挫折,照樣與佛無緣。


觀自在刊物改為季刊出版,不代表我對佛法失去了信心與熱情,只是調整心態來面對現實的環境,當觀自在刊物受到歡迎時,照樣可以改為雙月刊,甚或月刊。畢竟佛法的興衰、存亡,文字般若,仍是不可或缺的智慧。如果沒有歷代高僧大德以文字般若,績佛慧命,發揚光大佛法,今天眾生的心靈可能進入一個沒有佛法的黑暗期,足見文字般若的重要性,沒有文字般若的啟發,又如何體証實相般若的意境呢?學佛修行的道路,相當的漫長,障礙也多,沒有戒定慧的工夫,將難以通過重重的考驗。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但講堂只靠蓮友自由的捐獻護持,沒有做法會、經懺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發心護持,金額多寡皆可。同時講堂開始受理蛇年光明燈,每盞五百元,如果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歡迎點光明燈,如同贊助講堂,讓法輪常轉。贊助講堂及點光明燈,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此外,前年阿彌陀佛佛誕時出版的「悟耀法師人生解惑」還有存書,每本定價三百元,彩色印刷,賣書的書款全歸講堂,歡迎贊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