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觀自在功德會會員暨小朋友在板陶窯門口合照(王招萍拍攝)


搭乘社區公車遊覽板頭厝社區,右一劉武雄校長、右二陳淑雀理事長。(紀錦義拍攝)


在花團錦簇的牆壁前合照(紀錦義拍攝)


牆壁的美化藝術(紀錦義拍攝)


合照之一(紀錦義拍攝)


鐵道公園的裝置藝術(以下為悟耀拍攝)


香車藝術



參觀香藝文化園區


香料做成的藝術品,表情生動。


沈香


檀香彌勒


吳安治居士參觀香藝文化


參觀製香過程


參觀朝天宮,正襟危坐為陳建陽總幹事,其右手側為陳淑雀理事長,及王招萍總幹事。(紀錦義拍攝)


  雲林縣觀自在功德會會員既穎川里課輔中心小朋友,在理事長陳淑雀、總幹事王招萍的帶隊下,今天到新港鄉參觀板陶窯及香藝文化園區,進行一場知性之旅,我因為上午十一時要做午供,本來決定缺席,因為吳 安治 居士熱誠相邀,說在十一時十分開車來接我,因而我也提前二十分鐘做午供,有機會參加今天的參觀活動,也覺得不虛此行。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十五日,上午十一時要做午供,因而沒有報名參加觀自在功德會的自強活動。如果不是剛好遇到十五日,我可能會報名參加,畢竟觀自在功德會的成立,我是創會理事長,雖然如今我已經出家,但功德會和講堂是一體的,只是我已經把重心,放在了講堂。王總幹事此次會決定參觀板陶窯是因為紀錦義居士和女兒紀佳妤曾經路過板陶窯及香藝館,還有板頭厝車站,覺得有味道,向我提起,後來我又告知王總幹事,因而啟發了今天的知性之旅。


    上午八點初,報名參加功德會自強活動的吳安治居士打來電話,說他可以開車載我去參加觀自在功德會的參觀活動。由於他的熱誠,因而我答應了吳居士的邀約,中午趕去新港會合。所以上半天他們搭乘社區導覽公車參觀充滿文化氣息的社區環境,我沒有參加,錯過了吸收藝術養份的機會。


    我們趕到時,會員正在用餐,他們早已為我準備了素食小火鍋,簡單用餐後,常務監事陳席卿、鄭淑琴夫婦帶我和吳安治居士到附近的交趾陶展覽館參觀,彌補早上的不足。然後大家在板陶窯的門口合照,今天參加的還有安慶國小校長李瑪莉、丁志容夫婦、監事林義傑、連慧中夫婦、理事沈宗印、陳玉鳳夫婦、雲萱董事長吳富美、課輔中心負責人徐美娥、陳潡雄夫婦、理事林聰發、劉武雄校長、紀錦義老師、理事林士珍、理事王薇焮及張巧玫、林焜展、李仁煌、劉林玉草等會員及眷屬,還有些可愛的小朋友。


    大家拍過合照後,隨意在板頭厝舊火車站附近溜躂,週日有不少人出來設攤販賣東西,北港的黃水水在此設置一些老舊東西,讓人懷思古之幽情。


    接著他們搭乘遊覽車,我則搭乘吳安治居士的車,跟在遊覽車後面,沒有多久時間就抵達香藝文化園區,在參觀的入口處,他們還張貼了社團法人雲林縣觀自在功德會會員蒞臨的海報,表達了他們的歡迎誠意。在一位小姐的導覽下,參觀了一些香的藝術品,包括檀香木所雕刻的佛像、沈香原木及用香料做成的藝術品,栩栩如生。同時也參觀了實際製香的過程。理事林聰發是虎尾鎮埒內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他參觀之後,向我表示,有機會安排社區的民眾也來一場知性之旅。沈宗印居士忙著捕捉鏡頭,並且將美好的照片,立即透過手機傳到他的臉書,相信一定又會有很多位朋友為他按讚。


    在參觀香藝文化園區之後,吳安治居士即載我回虎尾,因為還要搬桌椅,準備明天晚上的恭讀地藏經,以及做晚課。據說他們回程時,又到北港朝天宮參觀,受到總幹事陳建陽的熱情款待,陳建陽在我採訪雲林縣的府會新聞時,他擔任交通隊長,而北港朝天宮與我也有深厚的因緣,民國七十四年到七十八年,我是中國時報記者,在此採訪地方新聞,當時的董事長是郭慶文先生,總幹事是吳祥先生,如今人事全非,更想不到陳建陽會到朝天宮服務。感謝吳安治居士的開車服務,否則我又少了一次散心的機會,出家之後,深居簡出,台灣的旅遊環境,對我來說,變得越來越陌生。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訂於國曆 一月二十七日 ,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星期日晚上七點半 恭讀地藏經,歡迎報名參加,體會殊勝的法緣。每年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恭讀地藏經,講堂已經維持十多年,地藏經消業障,如在我們的心中做年終大掃除,因而有助增長福慧。報名電話:05-6333622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講堂,但講堂只靠蓮友自由的捐獻護持,沒有做法會、經懺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發心護持,金額多寡皆可。同時講堂開始受理蛇年光明燈,每盞五百元,如果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歡迎點光明燈,如同贊助講堂,讓法輪常轉。贊助講堂及點光明燈,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此外,去年阿彌陀佛佛誕時出版的「悟耀法師人生解惑」還有存書,每本定價三百元,彩色印刷,賣書的書款全歸講堂,歡迎贊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