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吳曲先生的穿著都是如此簡單



廿五年前這棟五層樓建築,在四湖鄉,甚至沿海算是很高的建築物。



門口也有一棟三樓的建築,吳曲先生蓋的房子,都很堅固耐用



吳曲先生的養豬場遠眺,圍牆內都是


在吳曲的養豬場所拍攝的白雲


在蔡庴村的道路拍攝的白雲


在蔡庴村的道路拍攝的白雲之一


講堂上空的白雲



回到講堂所拍攝烏雲遮日


烏雲遮日的景象


黃昏景象


黃昏景象之一


黃昏景象之二



黃昏景象之三


 


早上,首先是安溪里里長蔡朝忠來拜訪,接著是 曾建豐 居士前來供佛,十點半臨時決定到四湖鄉蔡庴村拜訪吳 曲 先生,這是一年三次節日,我的固定行程,轉眼結識吳 曲 先生已經有廿五年,如今他已經高齡八十六歲,我也由三十初頭的年輕人,如今是將近六十,垂垂老矣,只是人老志不老,一直還想有機會能弘法利生。而吳曲雖然八十六歲,卻沒有老態龍鍾的現象,他是台灣的一位奇人。


    蔡庴村在四湖鄉算是偏僻的地方,當時我年輕,又是大報的記者,所以開車到了北港,我會改換機車到轄區的四湖鄉隨便轉,民國七十四年的當時,北港、水林、口湖、四湖、元長等五鄉鎮是我的採訪轄區,當時我由採訪組請調回雲林,敘薪是五職等,比記者的主管特派員的四職等還高,因母親過世,為陪伴父親不得不屈就採訪偏遠地區的新聞,但沒有減低我的工作熱忱。


    我印象很深刻,當時會到吳曲的養豬場,是被兩棟類似中華電信的建築物所吸引,因為偏遠的鄉下,居然有五層樓的建築,以為是什麼公務機關,在好奇下,而結識了當時只有六十初頭的吳曲先生,他養了一萬多頭豬。當時他的一棟五層樓及三層樓的建築被課高額的稅,吳曲不服,與稅捐處打官司,我報導了他的新聞之後,未料一交就是廿五年的老朋友,雖然我已經出家,但我每年的端午、中秋、春節前,仍維持去拜訪他一次,聽他陳述他的往事,他只有在日據時代上了二年多的小學,幾乎不識字,為了打官司,增加識字的機會,六法全書幾乎被他翻爛。


    一生當中,與政府打兩次官司,一次是為了農舍課稅的額度問題,後來他贏了,達到減稅的目的;一次是他的養豬場突然被雲林縣環保局開了一百多張罰單,罰款總金額多達八百萬元,十五年前,這樣高額的罰款幾乎會讓一個人破產。吳曲的經濟還不錯,沒有因此破產,卻始終吞不下這口氣,所以十幾年來,他到處打官司,希望政府還給他公道。他強調不是為了錢,是為了吞不下這口氣。


    今天,他拿一封給法務部長及檢察總長催辦官司的信給我看,我知道他不可能得到具體的答覆,多年來不論是政府機關或司法機關的答覆幾乎都是在應付他,不是真正重視他的冤屈。尤其他的個性較為特殊,所以讓他無法得到應有的公道。不要說他的養豬場環保不會輸給任何養豬場,就是要罰款,也不應該一口氣開了一百多張的罰單,執法的公務人員意氣用事的情況可想而知,難怪吳曲吞不下這口氣。吳曲說,他所以被罰款只是沒有採用環保局所推荐的污水處理而已。因為我認為自己發明的這一套比環保局的那一套實用。因為這樣的堅持,連續被開一百多張罰單。


    這個冤屈,他已經向我訴說快要二十年了,可惜我現在已經出家,實質上,無法幫助他主持公道,只能在精神上聽他訴苦,並安慰他。


    一個八十六歲的老人,有兒子卻無緣,他的心事無處訴,所以每次見他,我都有當聽眾的心理準備。不像那些做他生意的廠商,來送禮之後,很怕聽吳曲繼續說往事,都趕緊離開。像今天中午,與我同時到達的是開朋馳的老闆,他送了禮之後,向吳曲說:您跟法師慢慢的聊吧!很快就離開,因為對這些廠商來說,恐怕吳曲的故事也聽過不少遍,但像我一樣聽了廿年以上,似乎不多。我覺得一年只有三次節日,聽他講過去的往事,就讓他講個痛快。如果吳曲的一生,寫成一本書,應該算得上是台灣一奇人,他的個性很特殊,經歷很奇特。例如他被日本警察打斷了腿,所以他的神明廳沒有神像,只供奉趕走日本人的蔣介石畫像;政府官員等任何送他的匾額,他都放在倉庫,可是我送他的母豬帶小豬木雕,上刻「吳曲乃正直也」,卻一直擺放在客廳,有一次廠商送他一個小冰箱,他徵詢我的意見,木雕豬是否可拿到獸醫室去放,我說可以呀!可是不知是為了尊重我?還是有什麼想法,木雕並未被搬走,只是將橫的擺放改成直的擺放,減少佔據空間。每年的春節,可以發一百多個紅包,每個一萬元,可是樂善好施的他,對自己很節儉,所使用的桌椅很老舊,但也不想換新。


不了解他的人,無法忍受他奇特的個性,但是了解他的人會覺得他有率直可愛的一面。別人聽他講話,可能認為他好講大話,但他所經營的養豬事業,讓他有著一份自信的成就及驕傲感。他經濟不錯,但生活相當簡樸,可是該花的錢,他一點也不吝惜。表面上,他很健談,但天才往往是寂寞的,既然和他做了廿五年的朋友,一年三次,客串他的聽眾,實在也應該。


    吳曲先生的環保罰款,解決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但我還是虔誠的希望有朝一日,他的環保罰款能如他所願,獲得平反。


    颱風來的前夕,蔡庴村今天的雲彩變化豐富。今早誦一部藥師經,祈願台灣地區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民眾免受颱風的災害。可是每次看到氣象報告,心裡都很不舒坦,上一次報告三颱夾擊,結果一個颱風都沒來,大家拼命的恐嚇民眾;這次形容凡那比說是「穿心颱」有點在詛咒台灣。我覺得播報氣象,不應譁眾取寵,應該嚴謹平實,而且必須存著一份慈悲心,如果全國民眾都能在氣象播報人員帶動下,為台灣地區的民眾祈福卅秒,相信颱風的威力會不一樣,就算來襲,災害也會減輕,氣象播報人員輕易可以做善事,做正確的事,為什麼不做,非用詛咒的用語不可呢?一句話可為善,一句話可為惡,氣象播報人員能不心存慈悲,用字謹慎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