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上空的白雲


今天早上六點半,只有講堂的上空才有藍天白雲,其他皆是灰暗色天空


講堂上空的白雲之一


講堂上空的白雲之二


舊講堂上空的白雲


講堂上空的日出


太陽與白雲



落日與點點白雲


樟樹與白雲


樟樹與白雲之一   


    台灣開始邁入高齡化的社會,每次聽到老年的問題,幾乎都是悲慘收場的比較多,例如有為人媽媽,在三個女兒生小孩時,一家一家輪流去當保姆照顧孫子,但自己年老,沒有生兒子的她,三個女兒有志一同,將她送到老人院,那裡都是些失智者等沒有意識的老人比較多,並非有很多老人可以聯誼談天,所以在老人院很快鬱鬱而終。所以有不少老人,常感嘆養育兒女很不值得。


    不過,今早紀錦義居士談到的老人安養,則比較正面。有一位親戚在妻子過世後,又娶了大陸籍的醫師太太,現在過得很幸福。有一位朋友的母親過世後,他怕父親交往不好的女性,所以就給他僱用了一個喪偶的女性來照顧他父親,表面是照顧父親,實際是做父親的老伴,這樣他也不用擔心父親被拐騙,又有人可以聊天,生活比較不寂寞。等到父親過世後,這位朋友也送一筆錢給照顧他父親的人。這種兒子實在體貼,懂得老年人的心,所以他的安排頗為兩全齊美。


   另外,也有兒女讓自己的母親交往老伴,母親有人聊天,有人照顧,他們可以省了照顧的工夫,所以有時母親出國旅遊,由於經濟能力許可,他們也會順便招待母親的伴侶一同出國,讓母親和她的老友生活得像實質的夫妻一樣。


    雖然醫藥很進步,人的長壽也普遍提高,但中年或老年喪偶的人仍然很多。古人說年老時要有「四老」老友、老伴、老健、老本。一個喪偶的健康老人,有的仍需要異性的慰藉,但如果任他去交往女性,可能會引來騙子;可是有的老人怕兒女反對,又不敢說要有老伴,子女對喪偶父母的照顧,就需要多用點心。


不孝的子女,碰上問題時,隨便幫父母找一處養老院,就丟著不管;孝順的子女就考慮到父母的生理需要,而為他們尋覓可靠的老友做為老伴,這樣他們可以安心的工作或做生意。不過,這種懂得體貼父母心的子女畢竟比較少,只顧忙著照顧自己的家的子女比較多,甚至有的老人子女雖多,但沒人肯照顧喪偶的父母,更別奢望他們為父母安排老伴。所以有些老人學聰明了,財產不能全部分給子女,必須留一筆錢來養老,萬一子女不孝,還可以請人來照顧。


    有的老人更可憐,沒伴沒錢又沒有健康的身體,子女又不孝順,在這個社會中比比皆是。


    所以我常勸人老年學佛,是一條最好的出路,但是年輕時,不親近佛法,老年人才學佛,不容易適應。老年人學佛,生活比較不用怕寂寞,而且有諸佛菩薩的庇佑,身體有病容易碰上貴人醫生,子女比較不會不孝順,由於念佛功德都是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不會畏懼死亡的來臨,可以說好處多多。


    每個人都會年老,所以每個人都應好好孝順父母,父母養育之恩,大如海,子女多劫也難報答父母恩。如果子女對父母不孝,將來必有因果報應,更嚴重的是落入三惡道受罪罰之苦。


    子女孝順父母,除讓他們的生活受到妥善的照顧外,最重要的是叮嚀父母常常念佛,並且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句話說得好,人不求好生,但求好死,學佛修行的人要求個好死,是比較不會有困難。所以最好的孝順方法就是自己念佛功德迴向給父母,並請父母也都能常念佛,讓父母知道念佛是多麼功德殊勝。


        今早誦藥師經一部功德迴向台灣地區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民眾免受颱風的災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