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空環境不斷在變動,就如同今天天空的雲彩,隨時幻化不同的景象。我們所居住環境的景物人事也隨時在起變化,此心若是不能以隨緣不變來應萬變,將徒增許多無謂的感傷與煩惱。人生就像水上泡,隨時都在緣起緣滅中,只有保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心,才能心安自在。

 

    由外環道的文科路,轉安溪里和興中里的界線道路,經統領KTV,過將爺小廟,有一片空地之處,見一鐵製拱門,右轉三十公尺,即是講堂。若是在講堂四樓拍攝右側附近景物,可以看到興中里的三合院,不管是媽祖遶境或馬拉松慢跑,我都可以在講堂四樓陽台看得清清楚楚,我也偶而會在安溪、興中之間的道路,拍攝講堂的全景,如今這些景物都已發生變化,因為這塊面臨道路的土地,最近已興建完成一大棟的黑色鐵皮屋,若是稍微不注意,路口講堂所設的拱門招牌就沒有那麼醒目。以後在講堂四樓,無法再看到位在興中里的三合院,也無法看到人車通行的情況,若是媽祖遶境、馬拉松慢跑經過,也無法從講堂四樓拍攝照片。

 

    講堂落成不到十年,改變的景物不只是這棟黑色鐵皮屋所引起,例如原來講堂四樓陽台設有八個燈籠,因為位在高處,風雨招搖,燈泡燈座容易故障,後來覺得不勝其煩,乾脆將燈籠取下,只留兩盞庭園燈。更大的改變是講堂前,一棵六十年以上的樟樹,在去年颱風來時傾倒,現在無法在樹下乘涼,讀經或泡茶,黑冠麻鷺無法再來築巢,斑鳩等小鳥,無法在樟樹的隱密處約會。由於樟樹高大,既可供乘涼,也能遮住陽光,現在沒有了樟樹,講堂前面,每天都是光明普照,而且每天沒有掃不完的樹葉,可說優缺點都有。

 

    我們的心,表面上好像不起變化,實際每天都在產生微細的變化,產生喜怒哀樂的變化,所以過度的喜,或過度的悲,對心的調和來說,皆非好事。自然的時空環境會產生變化,世間的人事同樣也會緣起緣滅,聚會時,就要想到有分離的一天,有分離也意味會有重逢的喜悅。

 

    在楞嚴經中,佛問波斯匿王,你怎麼知道身體會歸於毀滅?波斯匿王說出他對事物的觀察,研判身體最終會有毀滅的一天。佛陀這才告訴他真正的道理:「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也就是眼睛可以看到事物,是因為有「能見」的性,而非有眼睛即可見物。同樣的身體的器官,包括耳朵、鼻子、舌頭等都是有其能聞、能嗅、能嚐的性在內,如此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功能。我們日常所說的生命並非只有身體的軀殼而已。所以古德常說:「人要修心養性」,心和性都是看不到,卻又存在的事物,就因為看不到,所以照顧「心」和「性」就要特別的費工夫。

 

    月光童子修習水觀,成阿羅漢,當為比丘,室中安禪,弟子門外看見是一片清水,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盼而去。月光童子出定後,頓覺心痛,因而感到不解,既已修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還會心痛。後來弟子告知,曾在水中投入瓦礫,即要弟子再見室內皆是清水時,入水中將瓦礫取出,才不再有心痛的感覺。

 

    可見要照顧心,相當的微細艱難,稍微一個疏忽,就會讓心起了變化。時空的環境變化,容易看得見,因而也容易適應。但看不見心的變化,就很難調適。

    人生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及五陰熾盛等八苦,更有與生本俱的三苦:苦苦、壞苦、及行苦。這個行苦即是人生的時空環境產生變化,而帶來的痛苦。例如本來幸福人家,因饑荒、戰爭、瘟疫等時空環境的變化,而失去幸福,動不動有煩惱來纏身。也就是本來沒有,後來卻遇到。

 

    面對人生的時空環境,如天上的風雲變化,晴雨不定,若是不能運用佛法的智慧,好好的練心,讓心隨時可以獲得淨化,就很難做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工夫,就無法解脫生活的痛苦煩惱,難以獲得安樂。

 

昨晚念佛會,廖惠美居士送蔬菜供養,丁萬復居士送綠竹筍供養,王建雄居士送煮花生供養。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6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悟耀法師著作: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訂價二百元。悟耀法師人生解惑,訂價三百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的頭像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釋悟耀)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