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檢視痞客邦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部落格的點閱文章,剛好有人點閱九十九年十月十一日的一篇文章「有豪宅住未必是幸福」,覺得這篇文章的點閱人數,七年來只有八人太少,而我在文章上的觀點,也沒有改變,所以將題目改成「比丘日記:身住豪宅,心未必快樂」同時內文稍加潤飾,大意維持不變,再度重發此文,讓大家分享。

 

    台灣地區有不少大樓被冠上豪宅,有不少人以住豪宅為榮,因為豪宅既是社會地位的象徵,也是事業有成的表現,日本的電視節目就喜歡製作豪宅的介紹,有些豪宅像一件藝術品,經過精雕細琢才完成,的確顯得尊榮無比。但是住在豪宅一定是幸福的嗎?恐怕也未必。

 

    在日本,一位自幼從貧困長大的今朝雄先生,努力有成,興建了一棟豪宅,可是電視在報導時,卻缺乏歡樂的場面,很照顧這個家的太太已經過世,長子對這樣一棟住宅卻不是很領情,原因是對父親有一種恐懼感。原來今朝雄小時沒有父母照顧,不知如何對待小孩,小孩犯錯不是打就是罵,所以主持人在採訪其長子時,其長子沒有笑容,沒有流露住在豪宅的喜悅及驕傲。今朝雄也覺得單獨住在豪宅有些寂寞,與長子沒有話可以交談,不禁更加想念亡妻,甚至因而掉淚。

 

    今朝雄的豪宅的圍牆是用大石頭砌成,並在石頭之間栽植花木,很有氣派。進入大門,也都是石頭與花木堆砌而成,頗為氣派的庭園景觀。換言之,今朝雄的豪宅是被冰冷的石頭所包圍,難怪父子之間,像石頭一樣冰冷。

 

    豪宅用來象徵財富地位則可,卻無法用來象徵幸福與快樂。尤其喜歡住在豪宅的人需要注意,屋大人少,人丁不安,所以住在豪宅,如果做生意需要應酬,常要用來招待賓客,人氣充足,還無所謂,否則日久會衍生問題,例如健康、夫妻感情、父母子女溝通等。

 

    十多年前,台灣地區最有氣派的豪宅就是羅馬式建築的透天庴,外觀很氣派,但因為這種建築很像森嚴的衙門,所以住在裡頭未必平安。若是要住羅馬式建築的豪宅,最好是家中有人當官,或者出入的人口要多一點。

 

    有機會參觀豪宅,通常都會對主人很羨慕,但女主人辛苦的一面可能不為人所知,所以如果不是可以多養幾個傭人,幫忙清潔打掃,住在豪宅就會很辛苦勞累,沒有外界想像的幸福快樂,有的只是親友來參觀時,在表面上獲得虛榮而已,實際上快樂幸福的指數,未必比房屋大小適中的家庭來得溫馨快樂。

 

    其實,民間的豪宅,跟佛寺的氣派也有類似的道理。有氣派的佛寺,甚至庭園很大的佛寺,用來整理環境的時間就需要很多,恐怕想要精進用功都很困難。尤其佛寺太大又漂亮,遊客相對的會增加,但各種困擾的問題也會增加,例如攀緣、是非、煩惱收入等,甚至自然而然對信徒會有分別心。所以越大的佛寺,尋找經濟來源,永遠比小佛寺更積極,也更著急,這是國內宗教界很奇怪的現象,香火太旺盛,好像容易給人帶來貪欲,反而小佛寺比較認命,知道錢不是用尋找就可以找得到,就算找到了,誰敢保証就獲得快樂呢?

 

且看看國內一些有名的法師,有一座佛寺,覺得不夠,所以又想辦法增加一座;增加一座還是覺得不夠,最好再增加一座。所以僧眾成了名之後,不是用來用功,而是用來增加更多座的佛寺,吸引更多的信徒,讓自己在佛教界更有地位。

 

問題是擁有再多的佛寺,就能代表續佛慧命有所成就嗎?眾生無明都在追求表象,喜歡去參訪的道場,最好是有優美的庭園景觀,或是顯得熱鬧氣派,禮佛反而是其次。宗教界受到眾生的影響,因而出現一些奇特的現象,一方面教導眾生要看空,要放下,一方面本身不斷在追逐壯大的假象,找更多的榮董,辦更多的法會,吸引更多的信徒。

 

平心而論,我主持一座小講堂,默默無聞,無法吸引大批信眾,乃是自己的福德因緣不足,自然沒有必要去和人比較。但自己憑著一支筆,一部相機,就可以經營一座直心道場,可以續佛慧命,將佛法融入時事及生活中,自由自在捕捉天上的白雲,日出日落的萬千景象,隨緣度眾生,誰又能體會其中的清淨自在。

 

春節前,最後一次念佛會,也就是國曆二月十一日(農曆十二月二十六日)星期日晚上八時,將恭唱「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聖號,藥師佛最關心眾生的平安健康與生活的安樂。

農曆正月初一上午十時,慶祝彌勒尊佛佛誕暨點光明燈法會,歡迎蓮友參加,同霑法喜,講堂準備素齋,並送吉祥禮物。

農曆正月初三星期日晚上八時,新春首次念佛會,歡迎蓮友參加念佛祈福。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7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