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即將來臨,思考人生的禍福、吉凶、順逆,一切皆不離緣起緣滅。徹悟這樣的道理,人生處境不論如何變化,都能心平氣和,看得開,放得下,平安喜樂。
佛教有大小乘的信仰,小乘佛教只有阿羅漢,沒有菩薩的信仰;大乘佛教才有菩薩的信仰,菩薩之中,最為知名的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地藏王菩薩,但是在娑婆世界與眾生緣份最深厚的是觀世音菩薩與地藏王菩薩,所以娑婆三聖是指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與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及大勢至菩薩皆是大菩薩,有大威德,但與眾生的因緣就沒有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來得深厚。是故,在佛教界,觀世音菩薩聖誕、地藏王菩薩聖誕皆受眾生的重視,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大勢至菩薩的聖誕,甚至有很多眾生都不知道,連大菩薩與眾生的因緣皆有深淺的不同,一般大眾的人生,更難離開因緣法,每個人表面上可以作主自己的人生,實際常受因緣的左右。
像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聖誕,二十一日是普賢菩薩聖誕,大家只記得觀世音菩薩聖誕;農曆四月四日是文殊菩薩聖誕,八日是釋迦牟尼佛佛誕,大家只記得釋迦牟尼佛佛誕;農曆七月十三日是大勢至菩薩聖誕,三十日是地藏王菩薩聖誕,大家只記得地藏王菩薩的聖誕。所不同的是大菩薩對眾生表現的冷熱,皆是如如不動,不像世間的眾生,常因因緣的起滅,而有喜怒哀樂的表現。
佛教常說緣起性空,人與人之間的相聚,是由於因緣和合而促成,不是某一個人可以單獨決定。例如講堂的念佛會,不是只有住持的法師就好,還要有護持的蓮友,以及道場的設施才行。每一項因緣都不能單獨成立,必須眾緣和合才行。又如一泡好茶,就必須有茶葉,也要有好水,同時也要有火,以及泡茶的技術,如此種種因緣的成就,才能泡出一壺好茶。
人生有緣起,自然就會有緣滅;有生就會有死,有垢才會有淨,有愛就會有恨,彼此相對應,了解這層的道理,對人生的起落,自然就容易看開。從十二因緣法,可以觀察出人生的因果流轉,人自無明開始,經歷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構成人生的循環,也就是由於無明、行、識所造的業,故有名色、六入、觸、受之果,由於今世有愛、取、有所造的業力,來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所以此生故彼滅,此滅故彼生,無生即無滅,這也是佛教教導大家修行,解脫輪迴果報的道理。
悟耀於民國八十七年機緣成熟,開始正式學佛修行,成立念佛會,九十三年創辦社團法人雲林縣觀自在文教功德會,九十七年出家受戒,九十八年講堂落成,歷經多少緣起緣滅,有時覺得甜蜜,有時難免一番感傷,景物雖然依舊,但人事幾經滄桑,看著蓮友懷著信心而來,看著蓮友對佛法不能深入體悟,又退轉離去,甚至往生他方。接著又有新蓮友的加入,如此悲喜交集,構成一個無常的人生。
五祖弘忍大師原為栽松老者,有意出家,四祖道信禪師嫌他太老,他投胎一位年輕女孩,不婚而孕,導致母親被家人逐出,母親將他拋棄江中,翌日母親放心不下,再到江中查看,見他逆流而上,氣體鮮明,有所不忍,因而撿起養育,四處與母乞食,小時被稱無姓兒。七歲時,遇到道信禪師,小孩要求出家,道信嫌他太小,他說,我老時嫌我太老,如今又嫌我太小,道信因而收他為徒。
可見人與人之間的因緣真是微妙,悟耀俗家時,八十七年皈依靈巖山寺上妙下蓮老和尚,首日早課,老和尚從我身旁走過,如觸電感覺,翌年春節初三,接到老和尚來電關心電話。九十七年未預約,即前往光德寺拜見上淨下心長老,請求剃度出家,雖然我沒有在光德寺住過一年半載,但師父見過我面,破例答應為我單獨剃度,此後對我愛護鼓勵有加。
人生既是因緣法,而且緣起性空,一切順逆吉凶禍福,皆有因緣法則,若能徹悟這個道理,凡事就不會強求,也能隨順悲歡離合。因緣來時,更加懂得珍惜呵護。因此,面對人生的種種難題,都能看得開,放得下,隨遇而安,心中常見光明喜樂。
※ 今日照片為檔案照片。
※ 感謝台北文山區楊志銘居士郵政劃撥贊助講堂。
※ 大埤鄉長夫人陳麗華居士來禮佛,供養蝴蝶蘭。
※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繼續受理108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