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常跟著社會潮流走,許多人都在追求旅遊、美食,但真正可以吃出人生的醍醐味,恐怕人數有限。真正的醍醐味,就是吃得簡單,卻吃得歡喜,並非昂貴稀有才能吃出醍醐味。學佛修行人能夠吃出醍醐味,代表修行上有好的進境。

 

    有些人對美食太講究,甚至流於挑剔;也有些人對食物喜歡維持新鮮,過夜不吃,或是偏食,這樣都無法吃出美食的醍醐味,因為少了一顆惜福的心,也少了一顆歡喜心。

 

    佛法所說的醍醐味,就是最為上乘的滋味;若以修行的角度來看,識得醍醐味,代表獲得了無上妙法。至於人間的醍醐味是什麼?相信不是頂及魚翅、鮑魚、牛排等名貴食物,而是吃得簡單,卻能吃出一片歡喜,就是最美好的醍醐味。

 

    現代年輕人受到週休二日的影響,崇尚旅遊、美食,喜歡享樂,相對的,必然對佛法失去興趣,這也是佛法面臨的新困境。人沒有煩惱的逼迫,很難產生覺悟的心,所以佛法常說「煩惱生菩提」,享樂成習,菩提難生。

 

    自從出家之後,我對飲食的要求越來越低,只要能夠溫飽就好,不用太講究,吃東西若能惜福或發歡喜心,每一種食物,吃起來都是最佳的美味,最佳的享受。

 

    佛與眾弟子由於因緣不湊巧,受到過去世的果報,曾經連續一週化緣不到食物,大家常餓肚子,最後不得已,接受馬伕的建議,馬伕以馬吃的麥片供養佛及其弟子,馬麥讓人來吃,自然味道一定很差,所以弟子吃起來覺得很難下嚥,但佛的福德無量,所以食物進入到佛的口裡,都化為美味。

 

    佛經告訴我們,天人思食時,食物自然現前,但同樣的食物,隨著天人的福德不一樣,所吃的滋味也不一樣。

 

    涅槃經告訴我們: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蘇,從生蘇出熟蘇,從熟蘇出醍醐,醍醐最上也。天台智者大師五時判教,即將法華涅槃時判為醍醐味。第一華嚴時,即是生乳的味道;第二阿含時,即是乳酪的味道;第三方等時即是生蘇的味道;第四般若時即是熟蘇的味道;第五法華涅槃時即是醍醐味,也就是無上法味。

 

    眾生學習佛法,若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就是深得佛法無上甚深的智慧。

    佛遺教經告訴我們:「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

 

    眾生對佛法常有錯覺,懷疑信仰佛法之後就會失去人生的樂趣,卻不知佛法是保障眾生的享福更為長久。追求佛法最高境界的醍醐味,必須學會放下,放棄執著,保持歡喜心,才能吃出最上乘的醍醐味。

 

   今晚念佛會,參加的有來自彰化的張敦智居士、嘉義市的陳阿柳居士、陳麗鳳居士、斗六市的林泰利居士、大埤鄉長夫人陳麗華居士、大埤鄉徐新昆、金鳳亭夫婦、觀自在功德會理事長李瑪莉居士、常務理事吳安治居士、理事林義傑居士、監事林士珍居士、王薇焮居士、總幹事王招萍居士、李仁煌居士、王建雄居士、姜永芳居士、丁萬復居士、李林玉燕居士、劉林玉草居士等蓮友。林泰利居士特別從台北趕回來參加,精神可嘉。

 

    祈願蓮友早日品嚐出佛法的醍醐味,享有自在歡喜的人生。

 

攝影:姜永芳居士、王招萍居士。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訂於國曆七月二十一日(農曆六月十九日)星期日晚上八時舉行獻燈祈福法會,歡迎參加,點亮心燈,為自己及家人帶來光明喜樂。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繼續受理108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