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早晨的觀世音菩薩


明天週日晚上念佛會,蓮友鮮花供佛。


早晨的太陽


早晨的斑鳩


黃昏天空的雲彩


黃昏的天空


夕陽



黃昏


黃昏的長尾鳥


 


    馬英九總統大概應該很感嘆自己經常識人不明,他一向強調清廉,重用林益世擔任行政院秘書長,如今爆發林益世是個貪污嫌犯,人還在拘留所中;他重用已經淡出政壇的王聖人建煊,則好發議論,竟然批評馬英九總統未來的歷史定位是無能。王建煊受重用為監察院長,沒有好好糾察百官,讓百官有能服務,還公開批評提拔重用他的國家元首,這是國民黨最糟糕的缺點,內鬥很行,外鬥沒有半撇,以王院長的職位,他最不適合臧否總統;以被提拔的人,他最沒有資格批評馬總統,如果王院長認為馬總統的歷史定位是無能,由無能總統任命的王院長趕快引咎辭職,不應再尸位素餐。


    王院長是虔誠的基督徒,他擔任財政部長時,我對他鐵錚錚的風骨很敬佩。淡出政壇後,夫妻到大陸致力希望小學的興辦,將他們夫妻的愛心散播出去,可以說是一個清廉正直的好官。本來馬總統任用他時,我想以王院長的剛直個性,應該很適合職司風憲的位置,未料他就任以來,在糾察百官的表現,缺乏積極的績效,卻常喜歡好發議論,監察委員對他的獨斷獨行作風,都頗為反感,甚至以監察院長之尊,公開談論兩性關係,在監察院禮堂為人証婚。讓我想起一句俗話,人老了,很容易成為老番癲。我覺得王院長和李登輝的表現都頗為類似,青壯時期表現優秀,年老行為都有些老糊塗。一個人年紀大了,或許由於器官的退化,很容易表現失常,這對有能力,卻逐漸老化的人,實在值得提高警覺。


    雜寶藏經有一篇棄老國的故事,那是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向眾比丘所說久遠以前的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年老的人都要被丟棄。有一大臣,不忍丟棄年老父親,挖地窖偷偷的照顧父親。天神覺得這個國家的棄老作法很沒有人性,於是用很多難題來考國王,如果不能答出,將用神力消滅他的國家。每次有答不出來的問題,都由偷藏父親的大臣正確答出。國王很懷疑這個大臣怎麼什麼都懂,問他是如何知道答案。這位大臣只好冒著死罪如實稟報,他沒有將父親丟棄,所有問題都是父親告訴他答案,他希望國王讓百姓可以奉養年老的父母。國王稱讚他的孝行,除答應他的請求,並尊他為國師。棄老國智慧的年老父親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國王是阿闍世王的前世,大臣是舍利弗的前世,至於天神則是阿難尊者的前世。可見人不管經過多久,經常是因緣相聚。


    從這個故事,一個人如果心中清淨無染,年老是種種智慧的成熟時期,理應成寶,為大家所敬重。但是我看政壇人物,年老後反而感情用事,剛愎自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所以權力或金錢薰心,很容易讓一個人的智慧及正直的個性受到扭曲。所以人生見好就收,就像李元簇副總統,退休之後,即成為沒有聲音的人,相信大家對李元簇的敬重,一定更甚於李登輝、王建煊的晚年表現。連戰、吳伯雄也都懂得這樣的道理,他們對馬英九的表現,雖然有很多地方不認同,但是他們都能隱忍,有時隱忍不住,表現出來的也很含蓄的暗示。


    在棄老國的故事中,天神問國王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這裡有兩匹白馬,你知道那一匹是母親?那一匹是兒子嗎?國王當然答不出來,大臣回去偷偷的問父親,他的父親告訴他:「拿草給馬吃,如果是母親的話,必然將草讓給兒子吃。」可見親情是多麼的寶貴,父母對子女是多麼的犧牲照顧他們長大成人,兒女怎麼可以在父母年老後離棄他們呢?不要說是久遠的棄老國,即使現代社會也不應容許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