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釋迦牟尼佛


明天是農曆三月初一日,蓮友鮮花供佛。


老釋迦牟尼佛之一


講堂上空的雲彩


    紀錦義居士上午來禮佛,談到人生的得失問題,我跟紀老師說,人生的過程中,有時失反而是得,我說我的三次經驗。


    年輕時,在北港採訪新聞,我心血來潮,與人小玩股票,未料被套牢十五萬元,心裡有些不甘心,於是我打算向當時的北港信用合作社信用貸款三十萬元解救股票,雖然經理同意幫忙,未料承辦人員接到我的案子,對我莫名其妙辱罵一頓,故意刁難。原來是我曾經寫一則新聞,大意是有人生下小孩,將嬰兒丟棄在一戶人家的門口,並留下一封信,讚美這戶人家有善心,請代為撫養。撿到嬰兒的人家,送到北港派出所辦認養手續。我報導這件新聞時,是從愛心行善的出發點做正面報導,未料這戶人家非常不喜歡人家報導這件新聞,並且記恨在心裡。無巧不巧,信用合作社的承辦人員正是這戶人家的主人,除了用種種話辱罵我之外,還在借款上再三刁難。當時我是中國時報記者,是所謂兩大報的時代,準備幫我做保証人的台灣時報陳宏仲、自由時報林水慶對此人無理刁難,建議是否在新聞上回應一下。我說不借就算了,沒有必要在新聞上出氣,否則他會私下在地方宣傳說我因貸款不成,挾怨報復。於是我打消貸款的計畫,所幸沒有貸款,否則賠得更多,因而讓我對玩股票失去了興趣。所以這個人對我來說,是一種逆增上緣,他對我的刁難反而幫助了我。


    我在採訪雲林縣的府會新聞時,有位政治人物計畫與人投資建大樓,他說到時給我留一戶,價格有優待。後來不知是政治人物忘了他所講的話,還是銷售情況太好,就沒有留一戶賣給我。我想自己資金有限,所以不買就不用增加貸款的負擔,雖然覺得政治人物說話不算話,但也沒有放在心上,後來九二一大地震,那一棟大樓損毀,拖了好多年才拆除。我很慶幸當時被政治人物給忘記,否則我的經濟負擔將更為沈重。


    在採訪府會新聞時,有人知道我會算紫微斗數,也會幫人看辦公桌的風水,尤其是在廖泉裕擔任雲林縣長時,有些官員常會找我算命,或調整辦公桌。當時有位奉調文化中心的主任,找我幫他擺辦公桌位,我當然義不容辭,免費服務。後來斗六的地方人士有人在文化中心舉辦大陸畫家畫展,據說送了八十幅畫給某主任做公關,結果某主任拿畫送人,居然沒有把我列在八十個好友名單內,我感覺很不是滋味,因為幫忙擺辦公桌,又沒有紅包可收,如今有畫做公關,卻未把我算在內,老實說,對某主任的作法,當時我的確有些不高興,覺得他不應該這樣對待我。後來這位主任又找一位神壇的負責人改變他的辦公桌,我告訴廖縣長的機要秘書吳君求說某主任會有麻煩,因為他的辦公桌入甕。後來吳機要碰到我,告訴我:林特派!你料得很準,某主任出事了,被收押。原來那場畫展沒有成功,主辦單位要索回八十幅畫作,可是畫作已經大部份被送人,所以為了這件被告貪污的官司,某主任有好多年都活在官司的陰影中,所幸最後在高等法院審理時被判無罪。後來為了這件官司,某主任必須一件一件列冊收回畫作,當時我又覺得很慶幸,幸虧我沒有被送畫,否則我的名字也要在列冊中。


    類似這種情況,在廿五年的新聞記者生涯中有很多,表面上有人要打擊我,卻成全我;有人想找我麻煩,卻幫助了我。學佛修行之後,體會這是逆增上緣的道理。所以人生的得失往往相伴,不用將得失看得太嚴重,有時表面是得,實際是失,就像第一次簽賭大家樂,最好不要贏錢,如果第一次贏錢越多,將來輸得會越慘重。就像林書豪打籃球,一夕成名,但連番輸球後,壓力很大,最近又四連勝,又開始春風得意,所以得失之間,隨時起伏,變化莫測,不用太計較或在意,這樣就可減少煩惱和痛苦。


    佛法常說:煩惱即是菩提。有煩惱才能培養覺悟人生的智慧,有痛苦才能培養更多關心別人的慈悲心,所以不管是得或失,都把它當成人生的一種修煉,如此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更為圓滿,福慧不斷增長。誠如維摩詰經所說:「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果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正是這個道理,所以奉勸大家,學佛第一步,先學會對得失多看開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