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山寺斗六念佛會前會長鄭勝隆居士打電話告知說下午來訪,問我有沒有喝紅茶,我說有人送什麼茶,我就喝什麼茶,茶葉的好壞,不挑選,不執著。如同佛門所吃的香積飯或藥石,主要是為了養護色身,而不在享福行樂,淡化口慾,也是一種修行。

    佛門所吃的飯,名為香積飯,此飯非人間所有,乃是眾香佛國所有,吃了之後,身體留香,久久不散。人間的香積飯當然不如眾香佛國的香積飯,如果肚子饑餓來吃,也許勉強可以有飯香相比。至於佛門有的用晚膳,有的持午,若是有用晚膳,稱為服用藥石,也就是用餐如同服藥,多所節制,單純是為了止饑,養護色身,而不在滿足口慾,享福行樂。

佛遺教經:「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

    話說文殊菩薩、舍利弗等奉佛詣旨前往維摩詰居士處探病,維摩詰居士現神通與智慧,與文殊菩薩演繹佛法,維摩詰居士為了招待大家,以分身菩薩前往眾香佛國向香積佛化緣香積飯,香積飯果然名不虛傳,諸地神虛空神及欲色界諸天,聞此香氣,亦皆來入維摩詰舍。維摩詰居士請大家盡量享用,但有人懷疑這一缽香積飯夠吃嗎?化菩薩曰:「勿以聲聞小德小智,稱量如來無量福慧!四海有竭,此飯無盡;使一切人食,搏若須彌,乃至一劫,猶不能盡。所以者何?無盡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具足者,所食之餘,終不可盡。」於是缽飯悉飽眾會,猶故不儩。其諸菩薩聲聞天人,食此飯者,身安快樂,譬如樂莊嚴國諸菩薩也。又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諸香國土諸樹之香。

由此可見,眾香佛國的教化與娑婆世界大不相同,一個是五濁惡世的穢土世界,一個是香氣充滿的世界,然而,在娑婆世界修行一生,更勝其他佛國的百千劫修行,就如同人生,從逆境中奮鬥出來的成就,顯得更為甜美可貴。

    維摩詰居士分身到眾香佛國向香積如來化緣香積飯,眾香菩薩對娑婆世界很好奇,於是想隨同分身菩薩到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並欲見維摩詰居士等諸菩薩眾。維摩詰居士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彼諸菩薩問維摩詰:「今世尊釋迦牟尼,以何說法?」維摩詰言:「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是愚人生處。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是口邪行,是口邪行報;是意邪行,是意邪行報。是殺生,是殺生報;是不與取,是不與取報;是邪淫,是邪淫報;是妄語,是妄語報;是兩舌,是兩舌報;是惡口,是惡口報;是無義語,是無義語報。是貪嫉,是貪嫉報;是瞋惱,是瞋惱報;是邪見,是邪見報。是慳吝,是慳吝報;是毀戒,是毀戒報;是瞋恚,是瞋慧報;是懈怠,是懈怠報;是亂意,是亂意報;是愚癡,是愚癡報;是結戒,是持戒,是犯戒;是應作,是不應作;是障礙,是不障礙;是得罪,是離罪;是淨,是垢;是有漏,是無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為,是無為;是世間,是涅槃。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譬如象馬瀧(水改為豎心)悷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伏;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顯然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教化眾生,比香積佛在眾香國教化眾菩薩更是困難多多,因為香積佛國沒有聲聞、辟支佛,只有清淨大菩薩眾。換言之,世間如果大家都很正直善良,就不需要訂定那麼多的法律和監獄,法律和監獄乃因應人的心性而設,不是先有法律、監獄而後有人。亦如佛法所說,種什麼因,業感什麼果報,都是自己所做,自己承擔。

    娑婆世界因人心而示現下劣的國土,卻也是最適合修行的國土,所以在這裡修行一生,等於其他清淨佛國修行百千劫。是故維摩詰向彼眾菩薩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餘淨土之所無有。何等為十?以布施攝貧窮;以淨戒攝毀禁;以忍辱攝瞋恚;以精進攝懈怠;以禪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說除難法度八難者;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以諸善根濟無德者;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十。」

    將娑婆世界和眾香佛國比較,就如同人生的順逆不同,也成就不同的果報。在順境而生,固然幸福安樂,但相對的活得比較平庸;在困苦中奮鬥出來,所成就的事業,極為輝煌;就如同饑餓時,只要有飲食,都會覺得是無盡的美味。眾生可以羨慕眾香佛國的香積飯,但也不自卑生於穢土世界,只要好好的努力,人間就是淨土,佛國就在眼前。

身為比丘,在生活上,總覺得應盡量的惜福,知足,如果不斷要和別人比賽窮奢極侈的生活,帶來的不會是真正的快樂,因為物質所能給人帶來的快樂有其極限,只有凡事知足,從精神上獲得解脫,才是最為純正無染的快樂。

昨日王建雄居士送小蕃茄供養。

上午紀錦義居士、吳安治居士來禮佛。

下午斗六市鄭勝隆居士來訪,送麵包、甘薯脆片及靈鶴茶供養。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6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悟耀法師著作: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訂價二百元。悟耀法師人生解惑,訂價三百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