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洒甘露觀世音菩薩



盛開梅花圖


     陳樹菊行善的故事,揚名於國內外,以一個賣菜的攤販,能夠默默的行善,有朝一日一舉成名,的確具有新聞的價值。所以出版商也抓住了這個商機,決定為陳樹菊出書,尤其陳樹菊的知名度高,連馬總統都出席新書發表會,可見這本書必然會大為暢銷。換言之,當一個人的好運或壞運來時,幾乎如洶湧的浪潮一樣,難以阻擋及預防,也許這就是人生,一切都是緣生緣滅,容易成名的時代,但享受過度成名,也容易褪色,這是值得成名的人警惕。


    網路時代,加上電視頻道太多,想要成名非常容易,例如有一群女性穿著內褲去搭乘捷運,可能吸引來眼光,但也引起了非議。在我出家人看來,這些女子如阿修羅,如羅剎,是值得大家提高警覺的事情,否則起心動念,可能隨時受到引誘而造業。


當然她們有脫衣服的自由,但做任何事都不考慮別人的觀感,這樣的自由根本是不健康的。就像許多談民主的人,法治的觀念都比一般民眾差,民主變成是某些人用來為所欲為,不懂尊重別人的藉口。所以這個社會,被形容是淺碟文化,缺乏深厚的內涵,所以看每一件新奇的事務,都很容易看膩。


    陳樹菊因行善成名了,很多人一定急著搭乘她的順風車,乃是可以想見。但我要建議陳樹菊的是,福不可享盡,享盡禍必然跟隨而來,一個人成名不易,見好就收,可以讓人懷念更深刻,但要具有動心忍性的工夫才辦得到。


    陳樹菊的成名跟別人不一樣,她是吃了一輩子的苦在幫助別人,是比那些花錢買知名度的社會人士清高多了,但是一定有很多人也要藉著她打宣傳,可是一旦經常被媒體炒作到讓人生煩時,想要再挽救就回天乏術。所以陳樹菊想要維持她行善的清譽,恐怕也要懂得進退之道,否則善舉的盛名被壓榨光了,一旦回到落寞的日子,可能受不了。


    電子媒體、網路太發達固然滿足大家的視覺需求,但是媒體有一個特性,不論報導一個英雄或一個狗熊,都極盡誇張的能事,媒體可以把你捧上天,也可以把你摔到地獄。成名好像在吃毒品一樣,是會嚴重上癮,所以如果不能保持自持的理智,人生是彩色或黑白,一夕之間就會翻盤。


     所以對一個急速成名名人的傳記,我一定不感興趣,對不會寫作,需由別人捉刀出書的傳記,我更不感興趣,因為內容失真太多,每個人的談吐突然都變得很偉大,很有智慧。


    民國六十八年左右,曾經暢銷一時的「錯誤的第一步」,就是我幫助出版社所取的書名,不僅如此,書中的內容,有不少經過我修改,因為作者劉金圳(馬沙)是缺乏寫作的能力,所以談不上文筆,我花了好幾天才改得通順。後來更體會書中的內容都是虛構的,並沒有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也並沒有英雄救美的美麗故事。當時的出版界如果能銷五千冊就算暢銷書,而「錯誤的第一步」銷售量可能超過五萬冊,如果劉金圳不要經常向當時的張老闆拿錢,導致彼此翻臉,可能銷售量還會提高。


    如果當時的劉金圳藉此機會好好從事演藝事業,不要再鬧是非新聞,其實,「錯誤的第一步」真的可以成為有助社會教化的好書,可惜後來演變成太多的是非爭議,以致毀了自己的前途。所以成名容易,成名後懂得愛惜羽毛,更不容易。


    像陳樹菊的成名,是一步一腳印所奮鬥出來,而且可以說不是她個人有能力去追求才成名,這就是她難能可貴的地方。但是如果在成名之後,濫用名器,有一天也許又有什麼是非發生。所以我對陳樹菊的出書,暫時保持正面看待,相信對社會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不像很多從事演藝、商業或政治的人員,為了成名可以不擇手段,對一些膚淺的人,動輒出書,也很不以為然,所以前人早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讀書也要有所選擇,不必跟著一窩蜂。我這個人喜歡買書,但有個習慣,越出名的人,尤其是突然出名的人的書,一向不喜歡看,那些書的內容,虛假一定比真實來得多,我沒有必要成另類的感情受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的頭像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釋悟耀)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