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斑鳩幼鳥羽毛已長熟,但還不敢飛翔,據說父母斑鳩會離巢暗中觀察幫助,讓幼鳥早日飛翔覓食。


乙幼鳥,比較不怕生,任我為牠拍照


  甲幼鳥 ,拍攝時,經常提高警覺,甚至張翅立威


 


    以家庭暴力及單親家庭輔導為重點的財團法人雲萱婦幼文教基金會,在講堂二樓為一些單親父親的家庭講習,邀請嘉義大學教授廖永靜上課,今天因為人來得少,所以廖教授就以聊天的方式在樓下上課,悟耀也在旁聽講,有時兼出點意見。


    廖教授談到他的脾氣是在卅年前被母親磨練出來,他有三兄弟,當母親輪流由他奉養時,老人家與年輕人看法有所不同,曾經幾次惹得母親待不下去,他是跪著求母親不要走。如果不是廖教授自己說出這段往事,外表柔和,斯文有禮的廖教授,大家不會想到年輕時,也有直性子的時候。


    廖教授面對這些單親的父親,用許多的故事來激勵他們的士氣,希望他們抱持樂觀、進取的精神,面對生活的挑戰。他也常用禱告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個禱告與宗教信仰無涉,重要的是虔誠的心。


    廖教授認為當一個人的意念是良善的,碰上的人與事,也會以善緣比較多。他還舉一個例子,有天他為女兒去買早餐,他是排在第三個,第二個買早餐的人,特別交代老闆,蘿蔔糕煎老一點,煎餃用煮的,不要用煎的,老闆問他是買給誰吃。那人說:買給父母吃,父親喜歡吃蘿蔔糕煎得赤一點,老母牙齒不好,所以要煮軟一點才好。結果老闆將早餐免費贈送那人,原因是十幾年來,沒有人為父母買早餐,通常都是為夫妻或小孩買早餐,這種心思難能可貴,所以這一回的早餐,由他請客。


    廖教授由於從事心理的教育輔導,所以碰上的案例也多,因此他有說不完的故事。由於我在場,所以廖教授也很客氣,常問我有什麼觀點,其實上課的主角是他,我盡量以旁聽為原則。有一點,我發現不管廖教授所講的是什麼心理學的道理,有時與佛教的見解是可以相通的。例如禱告,陳麗枝居士昨晚在念佛會做學佛心得報告,就舉好幾個生活例子,只要碰上問題,向觀世音菩薩禱告,大概都能解決問題,包括物品失而復得。


    單親的父親是很辛苦,所以廖教授都會不斷的給他們讚嘆、打氣、關心,在融洽的氣氛下上課。事實上,人在有苦之時,不但要傾訴,也希望聽取別人安慰鼓勵的話,有助於念頭的轉換,於是便可逢凶化吉。


    過去我也強調過轉念,一個人碰上逆境時常能轉念,逆境很快就可化為順境。如果只會挨聲嘆氣,不但好事不會來,而且可能更糟糕。可見人難免遇上困境,轉個念就能海闊天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