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的佛堂

朝山之檔案照片

午供十方爐的香煙裊裊

早晨的九官鳥與白頭翁

早晨的天空

九官鳥與白頭翁

窗外的日日春

下午的九官鳥  

   從虎尾搬到桃園市八德區,與兒子同住的陳盈銣居士,透過林士珍居士告知,她將回來參加朝山;另外林士珍居士的女兒陳佳薇居士在移民署桃園國際機場服務,也將與住在高雄的同事王榮崇居士參加恭誦地藏經。人的心就是這麼微妙,想要做一件事情時,路途不嫌遙遠;不想做一件事情時,理由也會特別多,可見心之為用,是多麼的力大無窮。不管學佛修行,或從事各行各業,有心與無心投入,果報截然不同。是故心如工畫師,能將人生塗成不同程度的色彩,所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上午,心臟在去年裝了馬達的林進通農民也來報名參加朝山,反而是我勸他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不要勉強;他說參加多年,沒有參加覺得怪怪的,於是我提醒他衣服要穿得溫暖,不一定要跪拜,合掌走路上去也可以。

   萬法唯心造,達摩悟性論談的都是心的問題,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然則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如同要到西方樂世界,如果要搭乘交通工具,相當的遙遠,不要說是一生,即使多生也難到,但如用心修行,動心起念,瞬間即至。所以達摩悟性論開示:「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國。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歷一地獄。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若一念心不起,即無善惡二業,亦無天堂地獄。」「一切煩惱為如來種心,為因煩惱而得智慧,只可道煩惱生如來,不可得道煩惱是如來。故身心為田疇,煩惱為種子,智慧為萌芽,如來喻於穀也。佛在心中,如香在樹中;煩惱若盡,佛從心出,朽腐若盡,香從樹出。即知樹外無香,心外無佛。若樹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國土穢惡;心中無三毒者,是名國土清淨。」

   世間眾生炒作沈香的行情,高得嚇人,沈香不貴時,大家買沈香來供佛,以表示誠意;沈香昂貴時,眾生買沈香來向人炫耀,沈香固然昂貴,反而減少了大家對諸佛菩薩的尊敬供養之心,因為太昂貴,難免不捨。沈香的道理,就如同悟性論所開示「佛在心中,如香在樹中;煩惱若盡,佛從心出,朽腐若盡,香從樹出。即知樹外無香,心外無佛。若樹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了解沈香的人都知道,沈香木本身無香,是沈香木被風雨、蟲咬等大自然造成傷口時,因菌而結香。如今沈香特別昂貴,只好改用人工,快速讓它結香,也就是達摩祖師所開示,樹外有香,即是他香。而人在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我們看一個人的成敗,從他做事心念的堅強與否,大概可以看出端倪。心念若堅定,無所不往,無所不利;心念不堅,萬事難成。是故, 悟性論開示:「若知時而言,言亦解脫;若不知時而默,默亦繫縛。是故言若離相,言亦解脫;默若著相,默即是繫縛。」

   悟性論闡述一個簡單的道理:「離心無佛,離佛無心,亦如離水無冰,亦如離冰無水,凡言離心者,非是遠離於心,但使不著心相。經云:不見相名為見佛,即是離心相也。離佛無心者,言佛從心出,心能生佛,然佛從心生,而心未嘗生於佛。亦如魚生於水,水不生於魚,欲觀於魚,未見魚,而先見水。欲觀佛者,未見佛,而先見心。即知已見魚者,忘於水;已見佛者,忘於心。若不忘於心,尚為心所惑;若不忘於水,尚被水所迷。眾生與菩提亦如冰之於水;為三毒所燒,即名眾生;為三解脫所淨,即名菩提。為三冬所凍,即名為冰;為三夏所消,即名為水。若捨卻冰,即無別水;若棄卻眾生,則無別菩提。」

   眾生對因果業力,常半信半疑,悟性論也加以闡述:「人能造業,業不能造人,人若造業,業與人俱生;人若不造業,業與人俱滅,是知業由人造,人由業生,人若不造業,即業無由生人也。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之凡夫,往往造業,妄說無報,豈至少不苦哉。若以至少而理前心,造後心報何有脫時?若前心不造,即後心無報,復安妄見業報?」

     八萬四千法門,盡由一心起。迷與悟,天堂與地獄,此岸與彼岸,皆繫於一心。然則,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非有非無心,此名為中道。

   佛法如果不能從心領悟,反被事相所迷惑,道心即難以堅固,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色不自色,因心故色,可見心之重要。

   是故,當一個修行人欲望越多時,可能障礙修行的念頭就會不斷的產生。在修行過程中,常遭遇到善念與惡念的對抗,所以我常提醒蓮友,參加念佛共修,千萬不要隨便請假,否則請了第一次假,就可能請第二次假,然後第三、第四,甚至覺得念佛不念佛對生活不起影響,乾脆永遠的請假。仔細想一想,修行是停止惡業的繼續增造,讓善業不斷的增長,怎麼可能對人生毫無影響?等到壞的影響明顯的出現,就是煩惱現前的時候,而且煩惱會更甚於往日,病苦或工作的不順都是一樣。

   身為學佛修行的人,時時刻刻必須將壞的念頭,怠惰自私的念頭,名利心重的不好念頭,隨時保持將它消除的警覺;對好的念頭,積極向善的念頭等小心呵護,久而久之,業消境朗,就能產生改變命運的力量。

朝山照片為檔案照片。

    下午丁萬復居士來禮佛,小額贊助朝山。

    下午農民林西森來繳交夫婦二人朝山費用,但表示未必能參加,可能當天要準備種稻。

    講堂謹訂於國曆104131日(農曆1212日)星期六早上七時,前往埔里台灣靈巖山寺朝山,每人三百元,國小以下每人二百元(保險、早餐、車資等費用),歡迎報名參加,虎尾、褒忠各一部遊覽車,額滿為止。

※國曆10424日(農曆1216日)星期三晚上七時三十分,農曆今年最後一次讀經日,按照慣例,恭讀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心靈做一次年終大掃除,有助消除業障,增長福慧。有意參加蓮友請事先報名登記。電話:05-6333622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