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彰化縣長卓伯源、虎尾鎮長林文彬、安溪里長蔡朝忠參拜諸佛菩薩

102年浴佛法會合照

佛現身

白雲山下講堂

講堂前樟樹上黑冠麻鷺鳥巢的四隻幼鳥

講堂上空的祥雲之一

地藏顯相

帶領蓮友遶佛唱佛

講堂上空的祥雲之二

日出景象

講堂上空的祥雲之三

黃昏景象

講堂上空的祥雲之四

朝山

講堂上空祥雲之五

盛開的繡球花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部落格今天發表第2100篇文章,花了將近六年的時間。由於每天發表一千字以上,大約發表了二百壹拾萬字,只多不少。發表在講堂周圍所拍攝的天空雲彩,講堂上空祥雲普照、日出日落,花開花落、鳥飛蝶舞、以及念佛共修等活動的照片,單是已經發表的就多達一萬多張,唯一可惜的是福報稍嫌不足,未能創下更高的閱讀率。在奇摩部落格網站時,約發表1330篇文章,累積了七萬多的閱讀人次;搬到痴客邦部落格網站兩年多,約發表769篇文章,閱讀人次重新算起,目前只累積五萬多人次,如果包括被下載文章,閱讀人次可能多一倍。兩年前,開始在釋悟耀臉書同步發表,但朋友交得不多,原則上除非對方申請加入,否則我本身不主動申請加入臉友,因為我不可能有太多的時間,去一一閱讀臉書的文章,也不可能每天忙著按讚與人應酬,所以目前臉書的朋友暫時維持172人,會在我臉書按讚的人,維持一成不到,表面上很少,實際我略微觀察過,有的臉書朋友多,雖有數百人按讚,其實跟我一樣,也大約維持在一成的上下。我想我會寫部落格及臉書,不是因為有多少人給我按讚,主要是我以法施為樂,才能在這寂寞的舞台,堅持表演下去。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部落格,自民國九十九年五月中旬開始在奇摩網站申請設立發表文章,後來奇摩網站停止部落格的服務,乃搬家到痞客邦,加起來已經有將近六年,在六年不到的歲月,總共發表了二千一百篇文章。其中,在奇摩網站有1330篇,痞客邦網站累積有769篇。但是在搜尋的功能上,在奇摩網站發表的文章,無法搜尋閱讀,必須從痞客邦的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部落格點閱,否則閱讀人次應該會更高。網友可以在痞客邦搜尋閱讀的還是以在痞客邦直接發表的七百多篇為主。雖然閱讀人次不多,但因為自己也有自己的崇高理想,所以每天發表一千字以上文章,也並不以為苦,甚至以法施為樂。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部落格及臉書,就這樣「默默耕耘」了二千多個日子,雖然談不上有重大的收穫,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現在只要在奇摩首頁打「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或「釋悟耀」,然後搜尋,即能進入痞客邦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部落格的網站,也算是以多取勝的收穫。此外,虎尾安溪慧日講堂為現代化建築的道場,規模不大,但能在講堂周圍拍攝這麼多精彩的祥雲以及大自然生態照片,在佛教界也算是一項奇蹟。

   即使已經寫了二千多篇文章,但比起師公上白下聖長老連續寫了廿四年的日記,我還是小巫見大巫。白公上人在擔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期間,直到圓寂,總共連續寫了二十四年的日記,後來師父上淨下心長老將這些日記整理出版,一年一本,總共二十四本,每一本都是厚厚的一冊,簡直就是一部現代佛教歷史的縮影,可以預知,這些日記在未來將成為佛教界的珍貴史料。如果以我寫六年不到的部落格,比起師公的二十四年日記,還有一段遙遠的差距。經常為佛教界忙碌奉獻的師公,每天還可以撥空寫日記,這樣的耐力、恆心,實在值得我學習。所以每天發表一篇部落格及臉書的習慣,我還會堅持走下去,不會受到閱讀人數或臉書按讚人數的多寡而有所影響。

   由於五十歲以上的人,學佛修行比較多,年輕人對佛法比較不感興趣,而五十歲以上的人大都對電腦有畏懼感,所以部落格或臉書弘揚佛法的功能,也會相對的打折扣。而年輕人雖然常用電腦,但喜歡美食旅遊,未必喜歡佛法,因而影響到了閱讀人次。所以我常說,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部落格及釋悟耀臉書是一個寂寞的舞台,聽到的掌聲固然不熱烈,但以法布施,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信念,也不會輕易改變。我所表達的佛法,是將生活時事融入佛法中,讓佛法可以符合時代潮流的脈動,也許有朝一日,因緣成熟時,年輕人也會願意多親近佛法,以禪悅為食而樂,我的法布施還是可以發揮度眾的功能。就像藝術家,有的人是今生即享有功成名就的福報,有的是在往生之後,才成為大家所敬重的大師。。

   「大乘起信論」的造論因緣有八,云何為八?

   一者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

   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

   這八種因緣用來說明我寫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部落格也很貼切,尤其是我所推動專持的念佛法門,是眾生解脫痛苦煩惱最為簡單且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眾生不了解,嫌念佛法門太簡單,不稀奇。如果念佛一時無法改變命運,眾生更要懺悔自己的業障太深厚,必須慢慢的消除;要不然就是懺悔自己不夠精進用功,用功猛又能持續不輟,消除業障自然更快更多,因而容易改變命運。要消業障,藥師法門、觀音法門、地藏法門都很殊勝,有人可以改善坎坷不順的命運,有人可以治癒無名病,端賴自己是否遇到有緣的明師,而又能至誠懇切,精進用功。

   寫了六年,兩百多萬字的部落格及臉書,自己可以堅持這樣的心志,有兩位高僧大德的風範,給我不少的啟示,一位是前面所說白公上人,一位是近代高僧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在印刷不發達的時代,很有耐心,寫信答覆在家弟子有關佛法的請示,有的在報刊發表,有的直接寫信,後人整理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印行數百萬本以上,是淨宗學者必讀的佛學。如非印光大師的善於寂靜自處,名利之心擺在一邊,恐怕沒有這麼大的耐心和毅力來做法布施。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部落格及釋悟耀臉書,雖然不會有很多人按讚,但若能幫助對有心親近佛法的人,可以在生活中離苦得樂,或心靈的密切交流,還是比用按讚來捧場應酬來得有價值。所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在臉書上,各人所求不同,有人希望有更多朋友按「讚」,以獲得快樂,我則不在乎按「讚」人數的多寡,在乎彼此可以建立在真正的心靈交流上。我是個法師,不敢說具備三千威儀,但也盡量保持自己嚴謹的言行,避免眾生的譏嫌,造了批評出家人的口業。

   依照我的觀察及經驗,寫部落格如「講經說法」,可以慢條斯理,發揮自己的見解。臉書則是重視「生活交流」。閱讀部落格的人,可能想從中對佛法多所了解;喜歡臉書的人,生活口味重,當作是一種消遣,像我這樣寫長篇大論,自然缺乏吸引力。不過,我還是會堅持自己的理念,因為我不以今天來看人生的價值,而是決定做自己覺得在未來可能有價值的事情。何況每個人的人生態度不同,我的人生態度,不管是交朋友,或度眾生,我喜歡的只有兩個字「真心」。我非常不喜歡以「真心」換「假意」。維摩詰經:直心是道場。佛遺教經:「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應質直其心。」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部落格及臉書,每天發表一篇有關佛法的文章,每一篇都是創作,沒有下載別人的文章。有時會用時事或生活來談論佛法,讓佛法與生活的觀念可以結合在一起,減少外界覺得佛法是很深奧艱澀的感覺。我也經常在早課之後,在佛前靜坐,祈求諸佛菩薩慈悲,在學佛修行的道路上,讓我不論遭到如何的挫折、困境,都可以堅定信念,不致迷失;讓我續佛慧命,度化眾生的道心,不會因眾生難度而失去信心。

   是故,寫部落格、臉書。不太計較閱讀人次或按讚的人數,因為我將這件事當作一種法供養。我以佛法供養眾生,無愧於諸佛菩薩示現神通,度化我修行及出家的用心與苦心。

   普賢行願品:「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

   何為法供養?維摩詰經:「入大慈悲,離眾魔事及諸邪見,順因緣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空、無相、無作、無起。」「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而轉法輪。」「能令眾生入佛法藏,攝諸賢聖一切智慧」「說眾菩薩所行之道」「能救一切毀禁眾生。」法供養就是將佛的慧命,傳授給眾生,讓眾生有機會解脫生死煩惱大事。

   今天寫第二千一百篇部落格文章,比丘的我,願以直心坐道場,與諸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感應道交;更願以誠心奉獻佛法供養眾生,願眾生都能從佛法中得到利益,離苦得樂。

※今天的照片皆是檔案照片。

    昨日吳富美居士、程貴美居士去旅遊回來,送麻糬供養。

    感謝無名氏第六十三次劃撥供養三寶。

    慶祝藥師琉璃光佛佛誕,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訂於國曆十一月十一日(農曆九月三十日)星期三晚上八時舉行獻燈祈福法會,歡迎同霑法喜。法會之後,茶點聯誼。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講堂電話:05-63336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的頭像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釋悟耀)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