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的鋒面逐漸遠離,今天再見陽光普照大地,天空也出現藍天白雲,同時傳來陣陣的蟬聲,八哥也集體在電線上晒太陽,大地彷彿充滿著生氣。眾生發霉的心,則需要佛光普照,讓心地也能跟著天空放晴。

 

    連續多天,時而陰雨綿綿,可能有人感受到心裡都快發霉了。早晨天空雖然灰暗,但仍能見到陽光在雲層中露臉,上午以後天空逐漸晴朗,陽光普照大地,眾生的心情可能因而感到舒暢。連日的陰雨,再見天空放晴,看起來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但相信還是會有很多人覺得感動。

 

    紀錦義居士、吳安治居士來禮佛,大家一邊享受天空放晴的喜悅,一邊讓心靈和茶湯融合在一起,是另一種恬靜的享受。享受人生,不一定要充滿刺激的歡樂,歡樂之後,反而可能跟隨無限惆悵的情懷,只有恬靜,才能讓心湖水波不興。此時此刻,想像心經所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在現實社會中生活,六根難免染塵,只要染塵,心就很難做到無有罣礙,有罣礙,痛苦煩惱就多,有人說,世間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為名,一種是為利,如果看不破名與利,無法拒絕名利的誘惑,心靈要獲得純淨無染,有緣木求魚之難。

 

    一個人面對物境,很容易感到知足,心境比較能獲得輕安自在。所以佛遺教經中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所謂五欲,亦即是財色名食睡。看不透人生真相時,積極追逐五欲,誤認是人生活著的最大價值;但看透人生是虛幻的假象,是空中花,水中月,就會覺得寂靜才能獲得真正的自在,財色名食睡,實則是通往地獄的五條根。五欲的糾纏應該擺脫,還是緊密的結合,只有依靠每個人拿出抉擇的智慧。

 

    佛遺教經也開示:「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學佛修行的人,知道常自省察,就不容易造惡業,造惡業必受苦報,有智慧的人,懂得思滅苦本;沒有智慧的人,只看到歡樂的假象而心嚮往之,殊不知多欲之人,苦惱亦多。

 

    娑婆世界是五濁世界,是苦多樂少的世界,但對佛來說,娑婆世界和其他佛國淨土並沒有兩樣。維摩詰經中,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換言之,娑婆世界的人心若能清淨,見到的即不是五濁惡世,而是和其他佛國一樣,功德莊嚴。

 

    根據佛所開示的道理,來看世間的人事物,心若清淨,看什麼都順眼,都歡喜,心若不清淨,看什麼都不滿意,不快樂。顯然自心的清淨很重要。所以唯識論譬喻:如一條河,人見到的是水,天見到的是琉璃,餓鬼見到的是膿血,魚龍見到的是宮宅。是故萬法唯心所造,心平則地平,心淨則國土淨,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人之五根,心為其主,是故佛勉勵大家當好制心,心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所以學佛修行,保持心的清淨,相當的重要。

 

    領悟佛法,六根有利鈍之不同,根器好的人,即使是泡茶,也能從中領悟佛法的道理。如果根器鈍,多說也無益。但勤與誠,可以克服鈍根;根利卻好耍小聰明,名利之心太重,照樣迷失。所以大家來講堂,想知道佛法就問,否則就好好的泡茶,起碼可以獲得一時的心中清淨。更重要的是,眾生若能樂於親近佛法,親近佛寺,不管是根利根鈍,心地都能常得佛光普照,光明喜樂。

 

昨晚大埤鄉鄉民代表林森寶、陳麗華夫婦與兒子林于聖、林于軒來禮佛,林于軒居士剛服完兵役退伍,希望早日找到合適的工作。

上午三菱電梯黃章哲先生來保養電梯。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6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悟耀法師著作: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訂價二百元。悟耀法師人生解惑,訂價三百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