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苦處處聞,病苦真是苦;照顧病苦的人心更苦,心苦更勝於身苦,眾生若是學佛修行,在病苦或心苦時,多個依靠,有諸佛菩薩慈悲加被,病苦、心苦自然獲得淡化。

 

    雲萱基金會執行長王招萍居士昨日請我為一位葉居士的女婿祈福,其女婿因心肌梗塞在嘉義長庚醫院救治,尚未清醒過來,葉居士多年來,不定期贊助講堂及觀自在功德會,收到此一訊息之後,馬上到佛堂懇求觀世音菩薩給葉居士的女婿慈悲加被,早日平安健康。

 

    昨晚陳麗枝居士來講堂禮佛,說起其母親的病情也很難過,其母親有病苦,經常鬧情緒,她照顧母親,還得常捱罵。其實,不只是陳麗枝居士是如此,有病苦的人,通常情緒都會不穩定,負責照顧的人付出心力,不但未獲得感謝,還動輒遭到抱怨責備。然而,面對的是自己的母親,必須自己想辦法看得開。

 

    古人常說久病無孝子,這句話仍適合應用在醫藥進步的現代社會。所以經常傳出,病苦的人尚在世,反而負責照顧病苦的人先走。尤其若是碰上病苦的長輩不可理喻,身為子女或媳婦,心中就會更苦。身苦很容易調整適應,心苦就很難治。

 

    平常日子,是否學佛也許不重要。但是遇到家中有人有病苦或心苦時,學佛修行就顯得重要。其一、有苦時,多了諸佛菩薩可以傾訴。其二、心中有佛的人,會認為諸佛菩薩一定會慈悲加被,因而在訴苦之後,多少減輕內心的苦楚與不安。其三、病苦或心苦的人,容易遇貴人、明醫相助,減少受苦的日子。其四、急病或意外災難發生時,多一份祈福的信心。

 

    世事無常,病苦、心苦隨時會在我們的周遭發生,若是沒有得到適當的慰藉,難免生活在黑暗的角落,經常受到煩惱的侵襲,卻又感到束手無策。

 

從生活層面來看,一個人會罹患疾病,是與生活環境的污染、飲食的調節等有關,例如大量使用農藥,人也相對中了農藥的遺毒;經常喝飲料,不知不覺喝了許多塑化劑,飲食、睡眠、生活規律等隨時都影響健康。

 

    但從精神層面來看,一個人罹患重大疾病,通常與業障有關。所以解脫病苦,只靠醫藥,不見得絕對有幫助,如能設法先消業障,可能治病的效果會更好。

 

    不管是智慧象徵的金剛經,或是慈悲象徵的藥師經,都強調了業障的存在,以及淨化業障的重要性,業障不能消除淨化,可能導致難遇貴人醫師,甚至醫藥罔效。在我們日常的生活領域中,經常可以得到印証。

 

    藥師佛發十二大願,關心眾生的幸福安樂。其中有兩個大願與眾生的健康有關。

 

    藥師佛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瘂,攣臂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藥師佛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証得無上菩提。

 

    第六大願是一般身體上容易見到的殘缺和疾病,第七大願,是指癌症、無名病等重大疾病。

 

從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大家都知道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化身,聞聲救苦,聞聲救難,所謂「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是故,不管罹患的是什麼疾病,只要眾生肯禮敬藥師佛,觀世音菩薩,必能消業障,必能感應道交。問題是眾生對「至誠懇切」的禮敬方式,未必有深入了解,以為有所求,便應有所應。若是不應,就對諸佛菩薩失去信心,反而不反省懺悔自己的業力深重,更加的懇切求藥師佛、觀世音菩薩哀佑救護。例如同樣為病苦眾生祈福,若是病苦眾生或其親人平常就有親近佛法、護持佛法,我在祈福時,就感覺可以理直氣壯的求,懇切的求,相信感應的效果也會比較好。

 

    佛教的藥師佛與觀世音菩薩,皆是慈悲的象徵,大家心裡或身體有苦,要多懇求藥師佛及觀世音菩薩慈悲救護,同時至誠禮敬供養,精誠所至,必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

 

維摩詰居士示疾,文殊菩薩代表佛去探病,文殊菩薩不安慰維摩詰大居士,反而問維摩詰大居士應如何慰喻有疾菩薩。

 

    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以己之疾,愍於彼疾;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勿生憂惱,常起精進;當作醫王,療治眾病。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

 

    生病苦,照顧的親屬更苦,所以探病更需要有智慧,才能抒解對方的身苦與心苦。是故,眾生平日若能學佛修行,若遇病苦,不但有智慧去面對,而且容易遇貴人醫師相助,早日解脫病苦。

 

上午紀錦義居士、吳安治居士來禮佛。

感謝無名氏第254次郵政劃撥供養三寶。

農曆閏六月十六日晚上讀經日,改在農曆六月十九日晚上八時,以讀經慶祝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6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悟耀法師著作: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訂價二百元。悟耀法師人生解惑,訂價三百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