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掃墓祭祖,慎終追遠,是一種孝道精神的表現。但孝道與道德的觀念,在工商社會中,都不斷在衰退。佛法更重視孝道精神,所以觀無量壽佛經強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應修三福,第一福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上午紀錦義居士、吳安治居士來禮佛,談起最近熱門社會新聞,影視明星孫鵬與狄鶯所生的獨子孫安佐,今年十八歲,在美國涉嫌威脅要對一所高中開槍而被逮捕偵辦。紀老師再談到台灣有對夫妻生了一個兒子,栽培他到美國留學,後來在美國娶妻生子,長期都住在美國。因老伴去世,母親寫信給美國的兒子,要求前往美國,與他們同住。但是兒子拒絕,只匯了一筆錢,說是過去父母為他所花的錢,都還給她,讓這位母親感到很傷心難過。

 

    農業社會時代,大家重視孝道;工商科技時代,孝道觀念就如同道德觀念,顯得落伍而不被重視,所以有很多不孝的故事,常會在社會流傳。今日社會大家重視爭逐名利,反而很少在發揚孝道精神。

 

    在大家的觀念中,好像儒家比較崇尚孝道,其實,佛法更重視孝道的表現。一個人如果不孝,學佛修行不可能有特殊的成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說摩揭陀國王舍大城的阿闍世太子「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王。」換言之,阿闍世因為聽了惡友提婆達多的唆使,為了早日登基當國王,因而將自己的父親推翻,同時禁閉起來,不給他食物。後來阿闍世王懺悔自己的惡業,但是已經來不及解救父親。阿闍世王因得嚴重皮膚病,無法醫治,相當痛苦,名醫耆婆請他去拜見佛陀,佛陀慈悲將他身上的惡疾醫治好之後,從此阿闍世王全力護持佛法。所以觀無量壽佛經,特別強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修三福,其中第一福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三福也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可見念佛人不知孝順父母,那麼念佛再多,也都是流於形式,希望眾生能了解佛法所說孝悌的真義,並加實踐力行。所謂孝養父母,並非只給他們飯吃,更要用心侍候,讓父母得到歡欣才行。

 

雜寶藏經有一則棄老國的故事。過去久遠,有國名棄老,只要是老人就要被驅逐丟棄。有一大臣,其父年老,不忍心丟棄父親,就挖了一個地洞,偷偷的撫養。天神就來王殿,提問了幾個問題,並恐嚇國王如答不出,將其國家滅掉。後來這些問題由孝順父親的那位大臣一一給天神滿意的答覆,國王問他怎麼知道這些答案,大臣回答說,他都是回家請教年老的父親,父親很有智慧,都能圓滿答覆。國王受到啟發,知道老人有人生的經驗與智慧,應該尊敬他們,向他們學習,於是下令全國要尊敬老人,不准再丟棄老人。

 

此外,佛陀在過去世,出生為鸚鵡時,就懂得孝順盲父母鸚鵡,因而感動了種田人的舍利弗,歡迎鸚鵡隨時來田裡取食,而當時的盲鸚鵡父母,就是後來的淨飯王及摩耶夫人。可見佛法特別的重視孝道,如果對父母不孝順的人,應該趕快懺悔業障,這才是如理如法的三寶弟子。

 

地藏經更是一部孝經,此經乃是佛陀到忉利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由於母親生下他就命終,上忉利天為母親說地藏經,也算是盡了人子的孝道。

 

此外,地藏經中,提到地藏王菩薩的前世曾是婆羅門女、也曾是光目女,其母都是常輕三寶,充滿邪見,所以死後難免墮入地獄受苦,為了解救母親在地獄受苦,婆羅門女及光目女皆發過大願,包括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或是禮請高僧舉行盂蘭盆會,這種孝行相當的感人,且難能可貴。一般子女所謂的盡孝,只不過是人間的奉養,但婆羅門女及光目女,連母親墮入地獄都發悲憫之心,並發下重大誓願加以解救,這種行孝的精神,更值得眾生做為榜樣。

 

    孝道和道德都是維繫人類文明的根本,不管處於何種時代,都不能背離孝道,背離孝道,在現世常為人輕視,在來世難免承擔子孫不孝的因果,值得眾生警惕。

 

上午紀錦義居士為觀世音菩薩聖誕供養三寶,吳安治居士按月供養三寶。

農曆二月十六日為講堂讀經日,剛好與週日的念佛會重疊,順延到週一晚上八時舉行,恭誦「觀音三經,即觀自在菩薩章、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歡迎參加,消除業障,增長福慧。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慶祝觀世音菩薩聖誕,訂於國曆四月四日(農曆二月十九日)星期三晚上八時舉行慶祝法會,歡迎參加,同霑法喜。法會之後,茶點聯誼。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7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