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氣息相當濃厚,百花爭著開,將世間妝扮得更柔和美麗,但悟耀不是出訪去感受春天的濃烈氣息,而是從大家的臉書、LINE、網路上所PO照片,去欣賞百花盛開的景象,同享其中的法喜。春天是人間的好時節,但也要無憂才能人自在。世間煩惱多,心中常得清淨,當下即是西方極樂淨土。

 

    九十七年出家成為比丘之後,雖然沒有特意隱居,但也很少離開講堂只有一百五十坪面積的周圍,多年來,講堂的部落格、臉書所發表的天空雲彩、花開花謝、虫鳴鳥叫,都離不開在講堂四周五十公尺內所拍攝。生活簡單,如同隱居,若能心中清淨,也能無憂自在。更符合佛遺教經所叮嚀,比丘應學會寂靜自處,以思滅苦本。

 

    俗家時,曾以「苦海上人」為法號,可能在成長過程中,常感受人生不斷受苦的壓迫,亟思解脫而取名。但以苦海為名,似乎更深刻感受人生常在苦海上浮沈。後來研讀佛經,知道東方七佛世界中,有東方無憂世界的無憂最勝吉祥如來,覺得無憂別具禪意,乃心嚮往之,暗思以「無憂」來取代苦海。

 

在行福居士禪定時,曾向教導我修行的本師釋迦牟尼佛表示,有意改「苦海」為「無憂」,希望脫離苦海,享受無憂之樂。

 

但釋迦如來示現開示:「無憂的境界高深,如果身心不能完全放下,做不到普賢菩薩十大願中之恆順眾生,又如何能無憂?一個人不能表裡如一,做不到無憂,卻叫無憂,豈不是有些不適當。苦海雖苦,但菩薩不是常以苦海做渡人舟,引領眾生脫離苦海嗎?想要做無憂的人,先要超越苦海,脫離苦海。不如以無憂的境界,做為你修行的理想目標。」

 

    當時,我不假思索答說:如果真能做到無憂,改不改名都一樣。釋迦如來再度開示:「你已由苦海中進入第二階段了。第一階段你所體認的苦海是苦海,第二階段進入苦海不是苦海,未來第三階段苦海還是自性的苦海。但此時將不再苦海中沉溺,而是只看到眾生在苦海中,想去度化他們。」「度化眾生,也需要眾生配合覺悟才行,希望你能早修到無憂的境界,像慧日一樣,放出智慧的光芒,度化愚癡無明的眾生,走出黑暗的世界。」出了家,即未再使用苦海上人的法號,以釋姓為家。但在人生苦海中,駕駛般若船度化眾生的心念,始終沒有改變。

 

    轉眼出家已經十一年,回顧自己經歷的修行過程,知道自己距離真正的無憂境界仍遠,必須要繼續精進努力,才能在苦海中駕駛度人舟,幫助眾生脫離苦海,但度化眾生必須有深厚的福德因緣,只能隨緣度眾生,不能再陷入另一個眾生難度的苦海。

 

    春天的早晨,鳥聲悅耳,講堂周圍種植的不是名貴的花,只見南美朱槿、九重葛盛開、蝴蝶蘭及沙漠玫瑰點綴,同時到處可見野生的日日春,展現旺盛的生命力。

    出家十一年來,悟耀很少遠離講堂,照相的範圍,只在這狹小的天地,自得其樂,並分享大家,雖然所拍攝景物不如大家四處搜羅來得氣派盛大,但天空的雲彩變化,卻常是我所獨享。

 

    若說講堂的面積小,但在我的心中,卻有無限的寬大,尤其佛堂設在三樓,正適合望遠;如同電腦的體積小,但網路的空間卻無限的寬廣。

 

在寂靜自處的歲月中,悟耀忠實的記錄一切,如同道生法師長期面對頑石說法,直到頑石點頭;如同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接受五祖衣缽傳承,為了躲避追殺,不得已暫時躲入獵戶群中生活,直到度眾因緣成熟。

 

十一年來,悟耀因為度眾因緣不夠深厚,不需要每天忙著和眾生交際酬酢,讓我有機會扮演捕雲比丘,拍攝好幾萬張天空的雲彩、日出日落、花開花謝以及自然生態等精彩照片,誰能知道這些精彩照片,只是在一百五十坪空間的周圍所拍攝而得,這種現象有點像佛法所說,芥子中可以容納須彌,須彌中自有芥子,可見人的心量可以發揮到無限的寬廣,只看自己的修為。若是修為不錯,如佛經所說:「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所以宋朝的慧開禪師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今晚又有念佛會,真正的修行人,沒有花開花落的感傷,也沒有風雨的罣礙,只要心中清淨,苦海即是般若船。心中若有佛,便能常得無憂自在。

 

今日照片除了花卉,其他為去年藥師佛佛誕拍攝

今晚八時念佛會,歡迎參加共修,功德迴向時,也可迴向往生的親人早日解脫六道之苦,得西方淨土之樂。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繼續受理108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