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念佛會恭唱「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之後繼續講解藥師經,特別強調佛說藥師琉璃光佛的功德利益無量無邊,說來很簡單,但並非念一次或誦一部經就能有無量的功德利益,而是必須經常至誠懇切的持念佛號、或誦經,才能逐漸消除業障。若是念佛無心,即使花太多時間也沒用。是故,念佛必須入心,念佛時,佛常在我心,這樣功德利益才能更殊勝。

 

    談到念佛,也許有許多人覺得念佛很簡單,因而更不懂念佛入心的道理,大多數的人,都是口在念佛,心不在念佛,尤其一個人在生活平順時期,念佛要入心,就更為困難。甚至有些人開始念佛之後,期待很大,以致稍微受到人生挫折或病苦折磨,很快就退了道心。

 

    當知,學佛修行如果太追求神通及感應,大概都不可能念佛入心,因為神通及感應不能消除累世的業障,所以經不起任何挫折的考驗。只有對佛法有正確的認知,深信因果,碰上挫折的考驗,才不會輕易退轉。

 

    有一句俗話:「愛你入骨」,形容男女之間的愛,是多麼的深。然而愛你入骨,也常會變得「恨你入骨」,因為愛得越深,失去時就會恨得更深。然而念佛入心不然,如果念佛能念到入心,代表心中常有佛的存在,也就是對佛法的信念堅定,志向永不改變,任何逆境的考驗都能看得開,必須到那種地步,才能算是真正的在學佛修行。但試問有多少人能做到念佛入心?

 

    所謂念佛入心,有雙重的解釋,一是指念佛的方法,如何念佛,才能讓你心中常有佛的存在。不是念佛最多聲的人,心中就有佛,念佛要念得平靜,不急不徐,口裡清楚的念佛,耳裡聽得清楚,每句佛號都深刻的印入心裡。二是指念佛的正確觀念,念佛欲求太多,終有失望的時候,所以念佛必須抱著清淨心,欲求越少越好,有欲求就會有煩惱。所以念佛時,內心應該放空,放空不代表沒有所得,反而是無心而得,得到更多,放空也能容納更多。

 

    在追求享樂的現代社會,在道德式微的社會環境,佛法正遭遇空前的困頓時期,由於年輕人普遍不能體會佛法的道理,因而不敢親近佛法,不想親近佛法,視佛法為一種束縛,而非解脫。所以未來續佛慧命的情況,可能發生斷層,佛教如果不能脫胎換骨,破繭重生,可能逐漸失去其吸引力,尤其年輕人的文字能力逐漸在退步,更會覺得佛法實在太深奧難懂。是故,佛法的宣揚技巧,若是不能做到與時俱進,恐怕難以有效振興佛法,將佛法普及於社會各個角落。好比整個社會風氣都在教導眾生及時享樂,甚至盲目追求享樂,而佛法卻希望眾生在享樂上多所節制,只有維持心中的清淨,才能減少痛苦煩惱,大家又怎麼聽得進去。

 

    是故,「念佛入心」,道理說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不簡單,一個人念佛時,必須無所求去念,以清淨心去念,以至誠心去念,才能念佛念到心裡,也才能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上午安溪老人會會長林永順居士來訪。

晚上斗六聯合藝品店老闆陳永清、蔡淑惠夫婦送水果供養。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繼續受理108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