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農曆九月一日,九月有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三十日是藥師琉璃光佛佛誕,但今年只有二十九日。自明日起,講堂早晚課及共修,改唱「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今年慶祝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將送每位參加的蓮友一件吉祥禮物,由摸彩決定所獲贈禮物,從禮物中觀想自己未來的行運。

 

    慶祝觀世音菩薩出家,也讓悟耀不禁回顧自己出家,轉眼已經十一年,連在家精進修行算在內,學佛修行已經二十一年,除了痞客邦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部落格、釋悟耀臉書寫了三千多篇文章,約三百多萬字外,其他成就似乎沒有,有些慚愧。

   

在世俗的工作崗位上,雖然擔任過主管,但卻不喜歡用權威勉強別人做不樂意的事情;出了家,這種性格也沒有多大的改變,由於考慮自己的福德因緣不是很深厚,所以講堂所舉辦的法會,幾乎不發請帖、或打電話邀請,最多只是在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部落格及釋悟耀臉書公布法會時間。除了自己不喜歡用世俗的應酬方式,不斷請託人家來捧場;更重要的是學佛修行,若是自己缺乏誠敬、歡喜之心,勉強參加,也只是一次兩次的應付而已,對學佛不會有多大的幫助。佛法像白開水,眾生一定要自己覺得渴了,需要喝水,才會覺得清涼甘甜。

 

悟耀對有些學佛修行的人,不斷在趕場也不以為然,那不是在修行,而是在應酬。參加念佛共修、或慶祝法會固然很好,但蓮友必須在照顧家庭生活,行有餘力下而為,除非全家人一同修行,否則也不能讓夫妻兩人中,有一人經常往外跑,不理會其他家人的感受。悟耀經常強調,修行必須兼顧家庭的圓滿,如果為修行而不顧家庭生活,引起無謂的爭執或口業,就不圓滿。修行的目的,本來就是把個人修好,進而把家庭治好;把握現在,多懺悔反省;展望未來,修好菩提道,這樣才不會讓外界有所譏嫌。

 

    悟耀也堅決相信,講堂的法緣不夠旺盛,不是諸佛菩薩不夠靈感,而是自己前世沒有多種福田,福德因緣不夠深厚;也可能是現階段,悟耀還在諸佛菩薩的考驗階段中,真正想要成為佛門的龍象,戒定慧的工夫,必須經得起時空環境的考驗。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悟耀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對蓮友給我的供養,經常代他們以鮮花或水果等供佛,不敢自己獨受。悟耀甚至經常提醒大家以照顧好家庭為第一優先,行有餘力,再護持佛法。學佛修行,不管在家或出家,名利之心,隨時在接受嚴酷的考驗。

 

    現今社會,大道場的經營搶盡了風頭,小道場越來越難經營,雖然悟耀常跟人講:「護持大道場,不如護持小道場的功德來得大,因為護持大道場是錦上添花,存心沾人家的光,功德自然小;護持小道場,是雪中送炭,也是無所求的布施,所以功德大。」但是因為人微言輕,聽得進去的人不多,然而顏回居陋巷,照樣不改其志,悟耀所住持的道場,雖然香火不旺盛,但也不會改變隨緣度眾生的心意,何況佛在涅槃前也提醒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是故,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而自己又很慶幸擁有一支快筆,可以天天寫部落格、臉書,進行法布施,在某一個角度來看,悟耀又覺得自己比其他法師幸運許多。

   

當一個法師沒有深厚的福德因緣去感動人家來學佛修行,就是自己要看開,不必汲汲營營,不斷以佛法做人情,這樣的人情,絕對不可能培養道心堅固的信徒,信徒的道心要能堅固,必須自己深切的體會學佛修行的好處,以人情來捧場,最後也會以人情來結束,應驗佛法所說一切都是空相。

 

    身為比丘,如果要維持自己一定的理念,一切不隨俗,就必須有習慣寂靜自處的能力。對欲望強的人而言,寂靜自處會覺得孤單難耐的煎熬,對知足的人而言,是心靈的一種焠練,熱鬧的環境固然好,但是寂靜可以將心靈焠練得更清淨,更有智慧,何況熱鬧的背後,就是浮動情緒的擾亂,未必得到真正的歡喜快樂。

 

    生命隨時都在修煉,佛遺教經言:「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阬。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身為比丘,如果不能制心,環境不管如何安逸歡樂,總是離不開惆悵與失落。何況佛說眾生心性剛強難以伏,度化眾生那可能一帆風順。重要的是不管時空環境如何改變,悟耀絕對不改出家的初衷,祈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佛告無盡意菩薩:「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一個人生活中所以有煩惱痛苦,乃因內心貪瞋癡的三毒猛火,無法息滅,如能息滅貪瞋癡,內心自然清淨無悔,無形中就能增長福慧,化解一切災難苦厄。

 

    佛也強調眾生應該特別「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因為無數諸佛菩薩的成就,都是在因地修行時,不斷的禮敬、供養諸佛。禮敬是一種內修,供養則是外施,佈施可以消除一個人的貪欲,內外都下工夫,必能和諸佛菩薩相應。但社會大眾對佈施的意義不太完全了解,所以我們看到有些人雖能慷慨佈施,卻常流於迷信,反遭利用;有些人太精明能幹,凡事計較,又常吝於佈施,所以讓佈施做得恰到好處,也是一種智慧。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需要有貴人相助,以化解種種的痛苦、煩惱,觀世音菩薩就是眾生最好的貴人,然而不少眾生無明,業障深重,常將小人當貴人,常將貴人當凡人,所以不是觀世音菩薩不慈悲,而是眾生常不知有觀世音菩薩,或是知道有觀世音菩薩,卻不去親近禮敬,因而得不到貴人的相助。尤其貪瞋癡三毒,很容易讓眾生迷失自己,倒果為因,以苦為樂。是故,悟耀願眾生常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於急難苦厄中,常得觀世音菩薩慈悲救護,離苦得樂。

 

上午虎尾鎮中山路金振山傢俱店老闆吳崑茂居士送水果供養,並供養三寶。

上午吳安治居士來禮佛。

上午莊興業居士來禮佛,在華梵大學修博士學位的莊居士,送參加夏荊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週六他特別在該研討會做了「般若、丹青」的論文報告,也提到因而結交不少位有緣的居士大德。

下午興中里王美雲居士送菜瓜供養。

晚上斗六市聯合藝品店陳永清、蔡淑惠夫婦送茶葉供養。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繼續受理108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