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聖佛及羅漢

金剛菩提手串

麻雀之一

瑪瑙天珠項鍊

早晨日出

非洲大菩提項鍊

麻雀之二

青金屬念珠

昨日夕陽

招財進寶吊飾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間習俗是「送神」日,但隨著工商科技的發展,這樣的民間習俗,早已逐漸淡化。佛教沒有送佛或送菩薩回佛國淨土的習俗,因為佛教強調因果,自己造業自己承擔,自己為善自己增福,不是由誰來主宰你人生的善報與惡報。何況諸佛菩薩來去自如,誰能迎能送。所以身為佛教徒,只要經常憶佛念佛,佛便會隨時在我們的心想中,所謂心淨則佛土淨,眾生心中有佛,必得平安喜樂,吉祥如意。

 

    傳統的農業社會,民情敦厚,特別敬天畏祖,崇拜鬼神,發展出民間特有的習俗,也就是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諸神及灶君就會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參奏人間善惡,為了讓諸神及灶君多說好話,因而心誠意敬,準備食品、水果等供養,希望諸神多加美言,帶來好運。

 

    此外,送神也具有環保的意義,等到神明離開世間,剛好可以用來打掃環境,掃除污垢,以迎接新年的來臨。由於神明都回天庭,打掃環境,也比較不會對神明不恭敬。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日新月異,加上廚房已經由燒柴火的爐灶改為瓦斯爐,民間對灶君的恭敬,似乎逐漸減淡,現代家庭都不再在廚房張貼灶君神像,初一、十五加以膜拜。不要說是供奉灶君,即使年輕一輩自立門戶之後,在客廳也很少供奉神明及祖先的牌位。

 

其實,不管是拜神或拜佛,心中最重要的是誠敬,人有一分誠敬,神佛就會多一分關心。一個人心中有神佛存在的觀念,就會少做壞事,多做好事。若是一個人經常存好念,做好事,遇事便可逢凶化吉,吉祥如意。這就是佛教所常強調的因果觀念,種好因,得好報。

 

    在農業社會,普遍存有敬天畏祖的觀念,因而道德觀念明顯,即使沒有法律的規範,也不會輕易踰越規矩。反觀今日社會,道德觀念薄弱,即使法律規範多如牛毛,但作姦犯科之徒,仍是很多,連監獄都有人滿為患的現象。是故,悟耀特別主張這個社會必須有淨化社會人心的運動,好比大家都要心誠意敬的迎佛,心中有佛,自然就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否則一旦人類道德日益沈淪,法律形同虛設,那樣的世界幾乎與禽獸世界無異,後果相當可怕。

 

    何謂佛教?就是人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所以心中有佛,便不會隨便造下惡因,以免承擔惡果。

 

反觀現代人如有反省,都是在反省別人,這和早期的人不太一樣,早期的人遇到事情,常會自責。誠如無量壽經中,佛言:「世間人民不念修善,轉相教令,共為眾惡。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讒賊鬥亂,憎嫉善人。敗壞賢明,於傍快喜。不孝二親,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於人。不能自知,為惡無恥。自以強健,欲人敬難。不畏天地、神明、日月,不肯作善,難可降化。自用偃蹇,謂可常爾。無所憂懼,常懷憍慢。如是眾惡,天神記識。」

 

    世事無常,天災人禍不斷示警,只可惜眾生迷茫無知,不能察覺,難以自省,天災人禍降臨時,只知怨天尤人,不懂懺悔業障,只好顛沛流離,在生死苦海流轉不已。

 

    送神的表現,乃眾生對世間神佛的一種敬畏之心,也隱喻對道德的自我堅持,所以有些民間習俗 不能完全說他是迷信。好比眾生心中有佛,佛就會常入我們的心想中,凡事多善少惡,痛苦煩惱也才能隨之消減。

 

心中如何有佛?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

 

當知,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佛則應之,如水清月現,所謂「一月麗天,萬川影現」、「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心淨則國土淨」。

 

昨日傍晚王繡美居士送蔬菜供養。

上午吳安治居士來禮佛,送素火腿及食品供養。

上午莊興業居士來禮佛,送茶葉及食品供養。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農曆年最後一次念佛會,於國曆一月十九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星期日晚上八時舉行,歡迎參加,為新年祈福。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開始受理109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