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無阿彌陀佛



花瓶


    邁入第四十九屆的金馬獎今年在宜蘭縣舉辦,香港巨香劉德華擔任評審團主席,今年主要大獎都由中國大陸和香港拿走,台灣只得到四個獎座,有民進黨的立委批評台灣得獎如此之少,不如停辦。此一立論,引起電影界的撻伐,名導演侯孝賢嗆聲:有種就跳出來。同時紛紛有人強調金馬獎的評審,真正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在華語電影中特別受到肯定,不應輕言廢棄。其實,逆境有時可以多一些省思的機會,台灣的電影品質,何以不能超越中國大陸及香港,必然有它的許多問題存在。其實,我最盼望的是有人為佛教界拍出一齣叫好又叫座的佛教電影,最好明年就能得到第五十屆的金馬獎,一部好的電影,將比千百場的說法,更能激勵社會大眾對佛法的信心。


    論台灣的佛教界,有能力製作拍攝一部氣象萬千,蕩氣迴腸的佛教電影,相信在經濟能力及人脈上,絕對不成問題。問題是台灣佛教界最特殊的現象是,各立山頭,各為自己佛寺的壯大發展而努力,對營造整體佛教界的形象及發展,我只能說,充滿著「自掃門前雪」「一盤散沙」的現象。所以佛教界最多只能在大型法會中營造一些氣勢。可是,我實在不認同舉辦太多大型的法會或演講會,因為主辦一次大型法會,都是要靠動員來撐場面,可說勞民傷財,吸引真正的 佛教信徒有限。如果參加一場法會的成員,都是出於自發性的感動,那種氣氛一定是相當的感人美妙。


    佛教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可以編寫拍攝成一部感人肺腑的電影,可惜佛教界的力量太分散,山頭各自獨立,不太可能聯合起來討論拍攝一部佛教電影。我覺得現代社會年輕人文字退步,過度重視享樂,對深奧的佛法感興趣的越來越少,如果將佛法的教化故事拍攝成電影,而且不是教條式的電影,相信對宣揚佛法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早年的政府經常強調「寓教育於娛樂」,這樣的教育才能產生教化人心的效果。佛法的宣傳,和教育的落實一樣,難免顯得單調乏味,如果拍攝成精彩的電影情節,相信可以帶動年輕人對學習佛法的興趣。過去有關佛教的電影,給人感覺不是迷信,就是醜化佛教界的現象,尤其武俠小說中的僧眾,人格常被扭曲,反而讓很多人把佛教當作笑話;尤其最常見的情節是女性如果戀愛失敗,就找一處尼姑庵,希望剃度為尼,從此青燈木魚伴古佛,但只要男主角一出現,又歡天喜地的離去。所以佛法長期累積給人的錯誤印象就是消極的,避世的,缺乏一種人生的理想。


    民間電影廠商不敢輕易投資拍攝佛教電影,可能覺得分寸很難拿捏,如果拍攝得太教條化,難免情節呆板,缺乏可看性;如果拍攝活潑一點,又擔心損及佛教的正面形象。所以一部好的佛教電影,必須商業和佛法都能兼顧,否則拍攝出來的電影沒人看,花再多的錢也沒有用,從此也不會有人敢再投資。所以一部好的佛教電影的完成,一定是佛教界的人,與民間的製片商、編劇、導演有相當的合作默契才行。


    明年是台灣的金馬獎第五十屆,在這樣充滿紀念意義的年代,如果有一部佛教電影可以代表參加金馬獎,甚至得到各項大獎,一定非常的有意義。可惜我是人微言輕,有能力又有這樣信念的人,卻不知在那裡?


    金馬獎當然不能停辦,辦好辦壞,總是電影界可以聚會切磋的日子。就好像佛教界怎能停辦浴佛法會,浴佛法會辦得是否盛大殊勝是一回事,舉辦浴佛法會,正是藉此機會灌輸大家對佛法的正確觀念,同時讓他實際感受浴佛時,發自內心的一種感動與喜悅。


    中國大陸、香港及台灣的佛教界,如果可能來一次競賽,誰最先拍攝出一部既賣座又感人的佛教電影,明年參加金馬獎,用大獎來幫助佛教界放光,一定很有意義。當然,以眼前來說,我這樣的想法,只能說是一種夢想,但有夢最美,如果連做夢的權利和憧憬都沒有,人生還有什麼好期待,說不定美夢還能成真呢?


    也許佛教界可以聯合發起百萬人每人一百元響應拍攝佛教電影的運動,美夢成真的機會可能大為增加呢?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講堂,但講堂只靠蓮友自由的捐獻護持,沒有做法會、經懺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發心護持,金額多寡皆可,如有捐贈,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的頭像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釋悟耀)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