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供佛齋僧大法會,場面盛大。(姜永芳居士拍攝)


彰化縣長卓伯源(左二)參加供佛齋僧大法會,前為上慧下律法師。(姜永芳居士拍攝)


彰化縣長卓伯源參加法會之一(姜永芳居士拍攝)


今天的天空灰暗,所以用了昨日這張祥雲普照虎尾安溪慧日講堂的照片。


庭園的紫花莊嚴了觀世音菩薩的法相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在八月廿六日、廿七日都是祥雲普照,由於好鏡頭多,所以我將在廿六日早晨所拍攝的白鷺鷥照片,保留在今天完整的發表。圖為附近的農田請來農耕機耕耘田地,今年首度在此看到白鷺鷥,這隻白鷺鷥很可愛,亦步亦趨跟著農耕機,一點也不怕受傷害。


有時白鷺鷥會走在農耕機的後面,也許牠覺得這樣比較安全,也容易發現食物。


後來又來了一隻,於是一隻在前,一隻在後,彼此不用搶食,也算和平共處。



有一隻白鷺鷥不笨,腳走酸了,乾脆飛上農耕機上,也許牠覺得站得高,看得遠。



後來又來了兩隻白鷺鷥,總共有四隻,於是輪流在田裡覓食。



天秤颱風又回頭,氣象局發佈颱風警報,但這次中南部各縣市不敢再隨便宣佈停班停課。虎尾的天空有烏雲,但也透著一些天光,天色沒有很黑暗,也沒有下雨,反而空氣滿涼爽,於是我在樟樹下,聽著熱鬧的鳥聲,研讀楞嚴經,當人妄念多時,讀楞嚴經不容易有心得,雖然楞嚴經的文字很簡潔優美,但要體會每個文字是名詞,還是動詞或形容詞的含義,沒有清淨的真心,是很難體會理解。


例如佛說「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大家聽到客塵煩惱,就很難理解什麼是客塵煩惱。但是佛的弟子憍陳如就因為善解「客塵」的真諦,而成就阿羅漢。


憍陳如白佛言:「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晹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這個比喻,甚是微妙。從室內的空氣中,我們見不到微細的灰塵,但是如果有一條光線進來,透過光線,我們可以發現竟然有密密麻麻的灰塵遍佈在空氣中。如果不明瞭這些道理,就像我們會把身體誤為是實有的東西,不知實有東西的裡面,還有一個東西,我們就暫時管叫為常住真心,也就是禪修經常在思考的「念佛是誰?」直到把迷團打破。


明天是 農曆七月十三日 ,是南無大勢至菩薩的聖誕,是西方三聖之一。楞嚴經中,佛請二十五位大阿羅漢及大菩薩發表修行圓通法門的心得報告,大勢至菩薩發表的是「念佛圓通章」,藉此教導眾生如何念佛,才能得三摩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內容不長,只有二百四十四字和心經的二百六十字差不多,所以很容易就可背誦。全文如下: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這裡頭有兩個重要念佛要領,那就是念佛時,要「如母憶子」,母親思念兒女的心,最為殷切,所以「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則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母子都能用真情的想念,這樣母子的心就可串連起來,就是經過多生,母子連心的感情都不會失散。用這樣的方法念佛,必能有深刻的心得。此外,在念佛時,必須「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在這種情況下,憶佛念佛,必定見佛。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只有八個字,但做起來可不簡單,因為眾生無明煩惱多,妄念紛飛,所以要都攝眼、耳、鼻、舌、身、意,使六根清淨,相當不易。六根可以都攝,要讓淨念相繼,更加不容易。也許片刻的淨念容易,要淨念可以持續不斷,那就需要真實的修行工夫。


念佛人都應依照大勢至菩薩的方法,至誠懇切念佛,如此必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雲林縣佛教會秘書楊宜蓁代表理事長上法下照法師來訪,楊秘書問我是否去參加過彰化的供佛齋僧法會。我說沒有,直到雲 林縣有 居士會主辦供佛齋僧法會,我才會應供,這個原則不變。


※晚上接到姜永芳居士傳來八月廿六日在彰化市舉行的彰化縣供佛齋僧大法會照片,場面盛大,讓我迫不及待的將照片PO上今天的部落格。彰化縣長卓伯源也參加這場法會,他是個虔誠的佛教徒,轉眼我與卓縣長結緣已有十多年。感謝姜永芳居士拍攝這麼好的照片,提供給我的部落格使用。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於 農曆七月十五日 下午二點舉行超度法會,不收費用,參加超度的蓮友請自行準備素食祭拜往生親人,並一起恭讀慈悲三昧水懺、地藏經功德迴向,為便於準備牌位及誦經事宜,請事先報名。講堂電話:05-63336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