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廣場前的天空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一座合法登記,小而美的現代化講堂。


早晨的天空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一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二


下午講堂上空的雲彩



虎尾市區上空的雲彩


虎尾市區上空的雲彩之一


天空的雲


天空的雲之一


 


    同樣是年老,有人活出人生的價值,讓生命發出光輝;有人成為悶悶不樂的孤獨老人,可見快樂的人生,必須自己去尋找才行。


    今天的中國時報與聯合報都報導了七十九歲未婚的老榮民呂振誠慷慨捐款八百二十萬元及三棟房屋,價值約四千多萬元。這些財產分別捐助給台北市榮民服務處遺孤照顧基金,及創世基金會用以照顧植物人。台灣社會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可惜有更多的芳草因為微小,不受媒體的注意報導,行善新聞有時用來點綴版面,主要的版面離不開政治、八卦、犯罪等新聞。所以讀到小人物行善的新聞,我都會感覺很溫馨,也很欽佩這些不為名不為利的小人物,他們樂善好施的精神,實在不輸給企業家。因為企業家行善,常是為了節稅,捐款不忘擁有名利。但肯捐款的企業家,比一毛不拔的企業家又更勝一疇。


    呂振誠十六歲投入軍旅,五十二年上士退伍,服務於台北榮民總醫院,擔任技術員,民國七十七年從職場退休。平日省吃儉用,每天僅花費二至三百元。由於幼年失親,所以對不幸兒童的遭遇特別的關懷,同時也很同情植物人的處境,因而決定將一生的積蓄捐出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金錢對一個人來說很重要,所以對錢財的處理,大多數的人都看不開,其實,金錢的價值不在多,而在正確有意義的運用。像有些企業家捨不得行善,留下大筆遺產,讓子女為此爭奪得你死我活,兄弟姐妹如同仇人,這樣的企業家很沒有智慧,也很不值得。以佛法的因果來說,一個人行善越多,才能將金錢帶到下一世,留下給子孫糟踏,反而更增罪過,未來果報必將轉為貧困孤苦。


    今天不只報導了老榮民呂振誠的善事,同時報導日本有些老人奉獻服務,創造他們生命的第二春,因而過得更快樂。在高齡社會的今天,老人不能只想依賴子女,也要安排自己的出路,例如退休之後,必須有朋友,交朋友的方式,除了參加宗教的共修之外,就是參加有意義的社團擔任義工。像有一個老人會手風琴,常到醫院演奏給病患聽,生活覺得很充實快樂。


    日本千葉柏市的豐四季台團地(國民住宅)去年起推動「長壽社會造鎮計畫」,協助高齡者再就業,吸引許多退休的銀髮族響應,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再就業使得他們變得更年輕,更有朝氣。有的到老人院清掃、洗衣、送餐、種菜;有的人到幼稚園給小朋友說故事、換衣服;有的派到補習班教小朋友英文。


    根據東京大學高齡社會總合研究機構特任教授秋山弘子的調查,退休之後,整天不工作是否快樂,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退休的老人未必要工作,即使要工作也要以簡單能勝任為主。有工作又有收入當然很好,但是工作有時就是一種負擔,或時間的約束,說不定又會回到上班期的不快樂。以現代社會來說,有很多的公益慈善社團,老人選擇參加宗教活動或擔任社團義工,或學習新的技能,包括種花、音樂演奏、繪畫等,只要投入,大概都能獲得某種程度的快樂。如果只呆在家裡,可能會疏於打扮,生活懶散,甚至可能喋喋不休發牢騷,破壞家中的和樂。所以退休之後,能夠走出社會,不管是交朋友、學習新的興趣、擔任義工,才會感受到自己活著的價值,因而得到快樂。


    老人的人生歷練豐富,是家中的寶,也是社會的寶,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家中的累贅,否則就會更不快樂。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講堂,但講堂只靠蓮友自由的捐獻護持,沒有做法會、經懺的收入,也沒有任何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發心護持,金額多寡皆可,如有捐贈,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