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宗教信仰相當自由,但選對正信的宗教,與選錯邪知邪見的宗教,人生的結果可能天壤之

別。是故,宗教自由誠可貴,正確選擇價更高,千萬要謹慎小心。

   

    台灣是個民主國家,可貴的是具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問題嚴重的也是宗教信仰的過度自由,民眾根本分不清信仰的迷信或正信,在碰上人生低潮時,更容易受到迷信宗教的誤導。尤其是迷信的宗教,更懂得以漂亮的包裝來迷惑眾生,而眾生無明,只看見表象,就將身心性命交給別人,如果又非常投入,後果實在可怕。因為信錯了宗教,可能給自己或家庭帶來悽慘的悲劇,這樣的社會新聞,屢見不鮮。

 

    民主社會的政府,為了選票,對社會大眾有益,該做的事情常不做,領導者往往不分是非正邪,面面都要討好。所以現在的政府既不教導學生、社會大眾對公民與道德的認識,更別說教導民眾如何分辨宗教的正信與迷信,甚至連在電視台販賣迷信也不會遭到取締禁止。所以社會人心的墮落,一天比一天嚴重,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到爆發嚴重的社會問題,才要亡羊補牢,已經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阿含經中的三十七道品,是學佛修行的人必修課題,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覺支,又稱七菩提分。首要觀念就是擇法覺支,也就是必須選擇正信的佛教,才能從中獲得精進、喜悅、輕安等功德利益。若不小心選擇迷信的宗教,不但身心無法獲得正面的改善,甚至嚴重到可能造成家破人亡。可見選擇宗教信仰,絲毫都不能馬虎。

 

    密勒日巴大師年輕時,拜錯師,學了邪惡的法術,以致造下不少惡業,後來遇到明師,不斷用苦行來給他磨練,以消除他的業障,所以付出了極為辛苦的代價才有所成就。此外,還有央掘摩羅,在他未遇佛陀前,拜一位外道為師,由於年輕英俊,師母竟愛上他,向他求愛不成,竟向自己的丈夫說央掘摩羅要非禮她。師父很憤怒,但假裝關心央掘摩羅,要他殺一千個人,將每個人的手指骨割下來做項鍊,就可以成道。央掘摩羅不知師父是存心害他,竟成殺人魔王,等到他殺了九百九十九個,找不到人可殺時,竟要殺母親來湊數。當時佛陀認為他的得度因緣已到,於是在他的面前出現,並感化了他,後來經過苦行而成就阿羅漢。

 

    鼓吹迷信的宗教,有時為了掩飾其邪惡的本質,反而在一些知識的殿堂,如大學等地方積極推廣,以取得認同,也就是說他們喜歡找學者教授及學校老師背書,因為在社會的觀念,他們是做傳道授業解惑的事情,所以邪惡的宗教就像黑道漂白一樣,在社會上光明正大的走動宣傳。事實上,宗教信仰不是有知識,或學歷高的人,就能與智慧劃上等號,反而在知識障的作怪下,他們誤認邪知邪見的宗教最能符合時代的潮流,對民眾最有益,因而積極協助推廣,他們透過政商關係,加上口才能說善道,很快就發展出一群信徒。

 

佛陀早就先知先覺,感嘆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台灣社會的宗教發展,正是讓人感嘆存在這樣的隱憂。

 

宗教信仰過度的狂熱或迷信,周遭的家人一定不能接受。例如有人對父母很不孝,對所崇拜的大師奉獻,卻什麼都不計較。不像正信的宗教信仰,乃是透過修行來改善一切人生的逆境,包括病苦、婚姻、事業等,如果對因果有深入了解,就不會去狂熱崇拜神通,而是藉由修行來消除業障,每個人都必須了解,自己的業自己造,所以解鈴還需繫鈴人,必須自己想辦法,真心誠意去消除自己的業障才行,神通絕對敵不過業力,所以不用過度崇拜喜歡炫耀神通的人,對真正有德行的大師,只要用真誠的心去尊敬就可以。真正的大師,在日常生活中都表現一種平凡且自然的人格,但卻不失令人尊敬的威儀。

 

台灣的宗教有一個蓬勃發展的假象,正知正見的佛法,一時不容易吸引眾生,迷信的附佛外道,反而讓民眾趨之若鶩。我常做比喻,正知正見的佛法如飲開水,沒有特殊的味道,對人的身體絕對有利無害,所以對貪欲重的眾生,缺乏吸引力;而迷信邪知邪見的宗教,則如放入新奇的化學飲料,喝了很想再喝,但喝久了,副作用就出來了,將殘害身心的健康。

 

台灣民眾的宗教信仰,最大的錯誤觀念就是想要不勞而獲,也就是說只要花錢可以改運,一切都好說,他們不明瞭,人的一生都被因果所束縛,自己所造的業,必須由自己來承擔消除,因為神通畢竟敵不過業力,是無法用神通來解決命運的問題。

 

家人中,如有人誤信邪教邪師的人,一定會相當苦惱。如果盼望家人回頭,可以常持念「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正規的佛名為南無藥師琉璃光佛),或常誦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迴向給所關心的親友,願他早日得到藥師佛的感化而回頭,只要至誠懇切,經常持念持誦,藥師佛必能滿足其心願。

 

藥師佛發十二大願關心眾生,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藥師佛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証無上正等菩提。

 

藥師經是一部很好的生活寶典,在藥師佛所發的十二大願中,有兩大願就是針對錯誤的宗教信仰而發,可以幫助眾生回頭是岸。

 

眾生信仰宗教,我常灌輸一種觀念,用理性分辨信仰的正邪善惡,用感性投入諸佛菩薩慈悲與智慧的大海中。宗教信仰太理性,與諸佛菩薩就不能感應道交,如此宗教只是一門學問,無法在生活中圓融運用,藉以改善自己不如意的人生。宗教如果太感性,就會狂熱去崇拜一個人或一種動物,如此很容易流於迷信,迷信的人,最後都是吃虧受害的機會比較大,因為真正福慧具足的大師不會喜歡狂熱的崇拜。

 

    舉凡正信的宗教,無不勸人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不會特意塑造個人的崇拜,一個正知正見的佛教徒,必須懂得依佛所說的教法去修行,而不是依賴佛的神通去解決問題,現代人會迷信神通,過度崇拜某些大師,就是對佛法的一知半解,才會動輒狂熱去崇拜一個人,最後大概都會虛擲了時間、精神與金錢,值得大家慎思。

 

今天的合照是今年講堂浴佛法會檔案照片。

上午王繡美居士送蕃薯葉供養。

中午陳怡安居士、呂碧蓮居士、王月美居士來禮佛,送水果供養。

感謝無名氏第354次郵政劃撥供養三寶。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訂於國曆七月二十一日(農曆六月十九日)星期日晚上八時舉行獻燈祈福法會,歡迎參加,點亮心燈,為自己及家人帶來光明喜樂。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繼續受理108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