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安溪慧日講堂上空的雲彩


美麗的日出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一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二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三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四


黃昏的天空



黃昏電線杆的麻雀


黃昏燈籠上的斑鳩


 


    聯合報有鑑於台灣邁入高齡社會,特別規劃「金色人生」專題,報導銀髮族精彩的人生故事,今日首度推出的是京戲名伶戴綺霞女士,她高齡九十五歲,沒有子女,住在養老院,還能蹬高跟鞋,健步如飛。她能擁有健康,主要靠練功及誦經持咒,但最主要還是她的樂觀態度,讓她不覺得人生寂寞。


    我今年六十歲,感覺體力逐漸不如前,據說人的體力每隔十年就會感覺明顯衰退,我確有這個感覺,六十歲不如五十歲的體力,五十歲又不如四十歲的體力。想到楞嚴經中,佛問波斯匿王:「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歲,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人的體力會蒼老衰退,但心如恆河水,則不會老化。所以每年我到四湖鄉拜訪八十七歲的老人吳曲先生,看他精神钁爍,身體硬朗,感覺自己的體力不如八十七歲的人,實在慚愧。今天看九十五歲的戴綺霞,外表感覺只有七十多歲,每年還會登台演出一次。這樣的年紀,可以蹬高跟鞋,健步如飛,即使沒有子女,也頗為自得其樂,以佛家來說,福報不錯。


    戴女士平日四點半起床,拜佛念咒一個小時,她念的是大悲咒,同時又練半小時少林腰腿功,這是她保持身體健康的秘訣。不過,我認為戴女士的福報,除了學佛修行之外,最重要的是她的心境樂觀。


    戴綺霞女士在養老院十年,看到許多老年人為兒女而煩惱,甚至有人感慨把兒女栽培有成就,卻被送進養老院,因而想不開自殺。戴綺霞女士認為,正因為沒有兒女的牽掛,她才能過得快樂。


    老天爺實在很奇妙,有兒女的人,年紀大了,身體健康常不好,沒有兒女的人,身體反而硬朗,或許這也是一種慈悲,有兒女的老人,讓兒女有機會照顧自己的父母,沒有兒女的老人,必須自己照顧自己,所以給他健康。


古人說,幸福的老人,具備四個要件:老健、老伴、老本、老友。沒有提到兒女,因為年輕一輩的兒女,不見得喜歡聽過幾百遍的老人憶當年,他們有自己的生活天地,所以養兒防老的觀念逐漸被打破,這就是更年輕一輩不時興養兒育女的原因之一,因為養兒育女相當辛苦,但未必能得到孝順照顧,一切都是需要老人自求多福。事實上,有時兒女被環境所迫,必須忙於養家活口,無法分身照顧老人,並非真正的不孝,也必須老人體諒,觀念上看開,不用排斥住養老院。


    台灣的老年人口增加問題,逐漸暴露一些社會問題,但是政府對安養老人的規劃卻趕不上時代的腳步,許多時間和經費浪費在政黨的對抗、杯葛,消耗許多國力,難怪有農民在結婚喜宴上設了「政客桌」,對外解釋是因為不了解,誤以為政客和政治人士沒有兩樣,其實,現代農民都很聰明,既然有能力在餐廳辦喜宴,那裡不知政客是什麼意思的道理。就因為他別出心裁使用了「政客桌」,免費撿到上報的機會,所以這位農民不是不聰明,是比一般農民更聰明。在台灣社會,政治人物再不爭氣一點,有正義一點,可能會逐漸受到民眾的唾棄。


    聯合報規劃「金色人生」專題,讓一些有成就,且能自得其樂,自求多福的老人現身說法,但願成為社會亂流中的一股暖流。


※昨晚念佛會之後,台灣省舞獅技藝會總幹事王宏隆來訪,當時吳安治、 姜永芳 居士留下來泡茶,剛好 李瑪莉 居士說她左手爬山時扭傷,每週跑台中二週治療,已經跑了八趟,迄今沒有治好,經王總幹事檢查,情況似乎更壞,我請王總幹事幫忙推拿,在場的 王薇焮 居士的右手筋骨也扭到,順便請他推拿,俗話說先生緣主人福,這裡的先生是醫師的意思,但願王總幹事的推拿對她們的扭傷有所幫助。


    安溪社區常務監事林永順去頂溪里買早餐, 林麗紅 居士又請他送一碗紅燒麵來供養,正在泡茶時,王賜昌、王良娃夫婦也來禮佛,我對他們提到京戲名伶 戴綺霞 女士的金色人生,很羨慕她的福報。我發覺高僧大德最有表現的年代,常是在人生六十歲以後,那時人生的智慧更為成熟圓滿,今年六十歲的我,不知是否有那樣的福報。


    廖淨居士下午打來電話,說我這幾天在部落格公佈的虎尾安溪慧日講堂的帳號是錯誤的,將0234,寫成0634。 謝謝廖 居士的提醒。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講堂,但講堂只靠蓮友自由的捐獻護持,沒有做法會、經懺的收入,也沒有任何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發心護持,金額多寡皆可,如有捐贈,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