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既是「諸行無常」,吉凶順逆難以拿捏,自當「諸法無我」,隨順因緣,才能泰然自若,處變不驚,終能「涅槃寂靜」。這是佛法的三法印,藉以檢視人生學佛修行的正確態度。在我們的實際人生中,凡事也有不同的觀察角度,所以不必執著一個角度,免得處理問題的智慧,反而受到束縛障礙。現實的人生,經常看起來是山窮水盡疑無路,卻見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才在懸崖邊跌倒,卻因而採到了漂亮的花朵;有時正在歡樂,突然煩惱來襲。心中有佛,自然常有好念頭。

 

    庭園中有一尊青斗石觀世音菩薩,我常從不同時機,不同角度拍攝,即使只是固定的佛像,但常感覺菩薩的神情,會隨著天空的陰晴、下雨、光影在變化。例如雨中的觀世音菩薩,如在悲憫處於苦海中的眾生;陽光下的觀世音菩薩,好像鼓勵眾生不要放棄任何的努力。觀世音菩薩神情的變化,常會提供給我一些思考空間,仔細領悟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變化更複雜,每個人更要懂得調適自己,學會從許多角度去觀察人生,體會自己的潛能,找到所要走的正確道路。可以說,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在觀察,也都在學習,當你挫折感重時,應該多觀察光明積極的一面;當你煩惱悲傷時,應該多回憶快樂自在的時光;當爬上成功的顛峰時,應該多想像失意的無奈與痛苦,可以防止自己流於驕傲或得意忘形;當你發現滿天的烏雲時,你不要忘記安慰自己,烏雲的背後,就是白雲飛,甚至隨時帶來燦爛的陽光。

 

    台灣的高僧慈航法師開示,度眾生需要有很大的福德。這一點,我深刻的認同,所以我不會因為眾生難度而放棄自己的理念,只有反省自己,同時培福修慧,以增進自己的福德。所以在與眾生的法緣薄弱時,最好的對待,就是學會寂靜自處,思考生命的苦本。

 

    我經常捕捉天空的雲彩,發現天空的雲彩佈局,都有它的規則、條理,不是可以隨興演出。人生的吉凶休咎也是有它的規則,不是你想要如何,就可以如何。努力未必得到它的代價,但不努力可能失去更多。

 

    例如長久拍攝天空的雲彩,知道白雲可能被烏雲覆蓋,當烏雲被風吹走,白雲隨時重現,原來白雲與烏雲是一體的兩面,所以在拍攝烏雲時,不僅不會厭惡烏雲,而且特意營造烏雲的水墨畫意境,淡淡的雲彩,如詩如畫。雖然天空的烏雲,常會給我們帶來沈悶、下雨、黑暗等不良的感覺,但如果仔細的體會,當天空沒有烏雲的襯托時,白雲就難以顯得飄逸可貴,天空也會變得更單調,缺乏欣賞的價值。人要向天空學習,從天空雲彩的幻化,可以領悟許多人生的道理。

 

    我想每個人都不喜歡挫折、跌倒、失敗、病苦,只要是負面、陰暗的人生,大概沒有人會喜歡,但是沒有這些,你如何証明你的人生是不同凡響?沒有這些,你如何享受成功的歡樂?沒有這些,你如何珍惜你自己所擁有的健康?

 

    面對人生所遭遇的種種橫逆,就像我們面對籠罩烏雲的天空,固然烏雲會帶來暴風雨,但也會讓污濁的環境變得更清新乾淨,讓水庫注滿了水,得失難有定論。沒有烏雲,我們就沒有機會體會「慧日破暗」的喜悅。

 

    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間法,無不由此造」你的人生要彩色,還是要黑白,你就是最好的工畫師,可以隨自己的喜愛,畫最喜歡的色彩。

  

永嘉証道歌:「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世間的名利不正是夢裡夢醒的不同而已,實際真能得到什麼?

 

佛在菩提樹下悟道,如此感嘆:「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証得。」人的一生,常妄想滿足五欲的享樂,也常執著於貪瞋癡慢疑,而逐漸失去細微覺知的能力,一念迷是眾生,一念覺即是佛。眾生常有四種顛倒,無常執常,無樂執樂,無我執我,不淨執淨。眾生若要從四種顛倒中覺悟過來,當好好學佛修行,勤修戒定慧,息減貪瞋癡,斷惑証真,轉凡為聖。然而苦行無益,未必能了脫生死,証菩提;同時心著欲境,貪著世俗享樂,也無益處,都是修行的障礙,唯有不苦不樂,行於中道,內無所求,外不攀緣,心中自生清淨,如萬川麗月,菩提自然影現中。

 

小啟:「悟耀弘法講座訂於國曆七月十五日(星期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到十二時,在國立虎尾高中圖書館演講廳舉行,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正受理報名登記中,事先報名居士大德,當天贈送茶點一份。講堂電話(056333622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也可在臉書或痞客邦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部落格直接留言報名。」

 

※昨日念佛會,有彰化的張敦智居士、大埤鄉的林森寶居士隨喜參加念佛。吳安治居士供養三寶。

上午林永順居士來訪,供養三寶。王繡美居士送菜豆供養。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7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