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石雕刻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的聖誕才過,明天農曆二月廿一日,又是普賢菩薩的聖誕,講堂並沒有特別供奉普賢菩薩,因而沒有舉行慶祝法會,但我仍然準備壽桃壽麵及水果慶祝,至於鮮花因為還很新鮮也就沒有特意更換。在國內,大家大概都很少重視普賢菩薩的生日,尤其普賢菩薩的生日來在觀世音菩薩之後,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錯過。佛教有很多大菩薩,但是與娑婆世界眾生因緣比較深厚的還是觀世音菩薩與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大勢至菩薩也都是大菩薩,但是這些大菩薩的聖誕,慶祝的情況就沒有很普遍,可見佛法所說的因緣實在很重要。


    釋迦牟尼佛身邊的兩大菩薩,即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給學佛修行的人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並思效法學習。


    有關普賢菩薩,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一部經,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這部經也被祖師大德列入淨土五經之一,所以修習淨土法門的人,大概也都會經常研讀此經。在早課中,常會恭誦普賢菩薩的十大願,包括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同時晚課中也有普賢菩薩的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甚勿放逸。」佛門之重視普賢菩薩由此可見。


    從入世的角度來看,學佛修行是為了改造自己的命運,更為圓滿自在;從出世的角度來看,學佛修行是為了成就佛道,不管是入世或出世,學佛要有所成就,就應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同時不吝佈施,廣修供養;更重要的是懺悔業障,增長智慧,同時可以發歡喜心,隨喜功德,請轉法輪,唯有法輪常轉,才能幫助更多的眾生獲得佛法的利益,同時更要用虔誠的心,請佛住世,佛光常普照世間,為眾生的導師,佛的覺行圓滿,所以更要常隨佛學,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既然要常隨佛學,也要恆順眾生,恆順不是偏袒或溺愛,而是知道眾生的心性,便以何種心性度化眾生,這樣才容易調伏眾生剛強的心性,同時所有修行累積的功德,皆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同得佛法的利益,安樂自在。


    講堂念佛共修之後,所做的功德迴向之一:「願以此功德,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就是學習普賢菩薩的普皆迴向大願力。


  佛在普賢行願品中開示,世人如常誦此十大願,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圓滿普賢菩薩所有功德,則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同時臨命終時,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更重要的是佛要眾生,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