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心是道場,直心即是深心、至誠心;學佛修行不離直心,也不離平常心,有直心才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保持平常心,才能走學佛修行的長遠道路。

 

    昨晚陳怡安居士、呂碧蓮居士、王月美居士來禮佛,泡茶隨意談佛法,說到直心是道場,也說到她們知道悟耀曾一字一拜多部佛經,有意嚐試學習。身為比丘,基於直心是道場,請她們若是要拜經,從最簡單的心經一字一拜,否則如果從太長的經典拜起,如果不能順利完成,難免心生罣礙。尤其在俗家缺乏拜經的環境,容易有俗務干擾。所以拜經最好由短而長。

 

    學佛修行,以平常心親近佛法,以恭敬心向佛學習,這樣學佛修行之路,才能走得長遠。以狂熱之心學佛,看似可喜,但若是所求未遂,也容易有挫折感,反而可能厭棄佛法,或是走偏了學佛的正確方向。正信的佛教徒,不應有狂熱的現象,且看一桶濁水,如果搖晃不停,又如何能沈澱澄清。只有用冷靜、理性的態度去追求真理,真理才能顯現,狂熱追求到的只是偏見,而不是正見,不是在學佛,而是與佛相違。

 

    在學佛修行的漫長道路上,悟耀自覺只是平凡人,必須不斷向佛學習中。雖然我知道,信徒比較不喜歡平凡的比丘,也比較不會護持平凡的道場。但別人要扮演大師的角色,是別人的事,與我無關;別人只想崇拜大師,供養大師,也是與我無關。想跟我學佛,最多我只能帶領大家一同向覺行圓滿的佛一同學習,強調直心是道場,該說的真心話,還是要說,不能考慮蓮友是否高興,將佛法當作是一種應酬。

 

佛說「依法不依人」,悟耀堅持依佛所教,常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智慧深入經藏,將眾生導向歧途,誤了眾生的慧命。並且堅信,佛法離不開生活,生活本來就是很平凡,眾生必須從平凡中去悟出人生的大道理,才能証顯佛法的實用可貴。

 

金剛經是一部智慧的經典,佛說金剛經卻顯得很平凡,自己托缽入舍衛大城乞食,然後回到精舍吃飯,收衣缽、洗腳後,才敷座說法。悟耀希望學佛,在平凡的生活事務中,說出人生的智慧。

 

    維摩詰經說直心是道場,所以悟耀對跟我學佛的蓮友,灌輸給他們的觀念是用真實的心去學佛修行,用理性分辨信仰的是非善惡,用感性去相信諸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例如如果蓮友真的有心事,不一定要跟我說,可以向觀世音菩薩傾訴,將自己心中的痛苦或煩惱,毫無保留的說出來,如此既不用擔心洩露心中的秘密,也不用擔心有人會譏笑自己,更不用擔心受騙。宗教信仰太理性,與諸佛菩薩就不能感應道交,如此宗教只是一門學問,無法在生活中圓融運用,藉以改善自己不如意的生活。宗教信仰如果流於太感性,就會狂熱去崇拜一個人或一種器物,如此很容易流於迷信,迷信的人,最後都是吃虧受害的機會比較大,因為真正的大師不會接受狂熱的崇拜。

 

即使悟耀只是個平凡的比丘,但我主持的道場,常勸蓮友要先照顧好家庭,不要用許多時間,四處去參加法會,到處趕場,卻讓家人抱怨,這樣就不圓滿;也不要因為迷信神通,而盲目佈施。佈施雖然功德無量,但是要斟酌自己的經濟能力,佈施時要出於歡喜心,不是為了面子。

 

    宗教信仰過度的狂熱,周遭的家人一定不能接受,難免或明或暗加以譏笑、抱怨,甚至產生衝突,這樣反而不圓滿。正信的宗教信仰,就是透過修行來改善一切人生的逆境,包括病苦、婚姻、事業、家庭和樂等,如果對因果有深入了解,就不會去狂熱崇拜神通,而是藉由修行來消除業障,每個人都必須了解,自己的業自己造,所以解鈴還需繫鈴人,必須自己想辦法,真心誠意去消除自己的業障才行,神通絕對敵不過業力,所以不用過度崇拜喜歡炫耀神通的人,對真正有德行的大師,只要用真誠的心去尊敬就可以。真正的大師,在日常生活中都表現一種平凡且自然的人格,但卻不失令人尊敬的威儀。

 

    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曾經在上海主持護國息災祈福法會,一位女信徒受觀世音菩薩啟示,特別前往參加,私下向印光大師透露,說他是大勢至菩薩來轉世,當面受到大師嚴厲警告,不可對外胡說八道,否則就不是他的弟子。不像現代有些大師反而拚命張揚宣傳自己的來歷,有的甚至宣稱自己比釋迦牟尼佛還偉大。

 

    印光大師在生活上的表現,很平凡簡樸,在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當中,他答覆一位居士的信,這位居士希望去拜見他,當面皈依請益。但是印光大師告訴他,不用來見他,只要肯依照他書中說的道理,好好的修行,就是皈依了他。當時交通不便,他都還能如此不麻煩信徒,可見高僧的風範是如此的慈悲務實。

 

    舉凡正信的宗教,無不勸人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不會特意塑造個人的崇拜,因為真正的修行不能依賴別人的神通力,阿難尊者太依賴佛的威神之力,所以雖然多聞,卻沒有實修,出外化緣,中了摩登伽女的娑毗迦羅先梵天咒,差一點破了戒體。

 

一個正知正見的佛教徒,必須懂得依佛所說的法去修行,而不是依賴佛的神通去解決問題,現代人會迷信神通,過度崇拜某些大師,就是對佛法的一知半解,才會動輒狂熱去崇拜一個人,最後大概都會虛擲了時間、精神與金錢,值得大家慎思。

 

佛明白告訴大家,學佛修行必須有四依法的觀念,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 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四、依智不依識。強調神通,暗示眾生供養,就是依人不依法,而且依識不依智。隨便迷信大師的慈悲、法力,就是依語不依義。要依義不依不了義,必須深入經藏或老實念佛,從中獲取人生的智慧,這種人生智慧,在入世中,可以幫助內心清淨無染,處世圓融,自在喜樂;在出世上,可以根本解脫生死煩惱大事。

 

念佛人若能依照大勢至菩薩的方法,至誠懇切念佛,即是以真心念佛,便能離妄歸真,必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是故,楞嚴經開示:「十方如來,同一道心,出離生死,皆以直心。」直心是萬行的根本,所以直心即是道場。

 

佛遺教經中,佛是這樣的告誡:「汝等比丘,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當知諂曲,但為欺誑,入道之人,則無是處。是故汝等宜當端心,以質直為本。」學佛修行不僅要具備直心,更應隨時將自心當作道場,持戒清淨,威儀莊嚴,才能圓成佛道。是故,悟耀談佛法,考慮的是我所說的言行,如何能利益別人,而不是周旋在誰會高興,誰會不高興的支節中。

 

    維摩詰居士開示:「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菩薩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只有不想修行的人,才見不到自心的道場。看看世間如此混亂,天災地變,疾疫、戰爭、人禍頻頻,希望眾生人人以自心為道場,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今日照片為去年恭誦觀音三經、念佛會、藥師佛誕檔案照片。

※ 昨晚陳怡安居士、呂碧蓮居士、王月美居士來禮佛,送精油、黑棗供養。

※ 上午吳安治居士來禮佛。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於農曆二月十六日(國曆三月二十二日)星期五晚上八時,恭誦觀音三經,歡迎參加。農曆二月十八日(國曆三月二十四日)星期日晚上八時念佛會,恭唱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歡迎參加。農曆二月十九日(國曆三月二十五日)星期一晚上八時,舉行慶祝觀世音菩薩聖誕法會,歡迎參加,同霑法喜。法會之後,茶點聯誼。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8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