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手珠



琥珀原礦


微小琉璃珠


山珊瑚珠


琥珀一百零八顆念珠


    昨晚紀錦義居士打來電話,要我進入一個部落格,裡頭有篇文章請我先看一下,如此他要跟我討論,我比較有概略的印象。原本以為紀老師上午會來,但他可能有事所以未見,所以我藉著部落格抒發自己的觀點,因為此文是有關闢佛的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做個闡述。


    部落格的文章如下:


頃讀《通鑒》卷一九五貞觀十三年<<太史令傅奕精究術數之書,而終不之信,遇病不呼醫餌藥。有僧自西域來,善咒術,能令人立死,復咒之使蘇。上擇飛騎中壯者試之,皆如其言。以告奕。奕曰:「此邪術也。臣聞邪不干正,請使咒臣,必不能行。」上命僧咒奕,奕初無所覺,須臾,僧忽僵仆,若為物所擊,遂不復甦。又有婆羅門僧言得佛齒,所擊前無堅物。長安士女輻湊如市。奕時臥疾,謂其子曰:「吾聞有金剛石,性至堅,物莫能傷,唯羚羊角能破之,汝往試焉。」其子往見佛齒,出角叩之,應手而碎,觀者乃止。奕臨終戒其子無得學佛書,時年八十五。


以前常聽人說< 歷史>只是打打殺殺,多看無益。不過讀了此段文章,卻認為歷史可長智慧。


此外不懂的是:卓越的星相家或術士,很少能改变他们自己的命运。為什麼?


我想部落格的主人GM應該是文思簡樸的人,沒有特別的意識型態,所以他對文章沒有很多的批評,只有微微感嘆「歷史可長智慧」。同時也道出他的疑惑:卓越的星相家或術士,很少能改变他们自己的命運。為什麼?


 


如果單純從資治通鑑的文章來看,顯然GM的感嘆是對的,因為傅奕以他的智慧破除迷信。不要說是北宋時代,即使現代也有類似情事,報紙就報導過台中有處精舍,有位偽裝沙門的人,還邀請立法院長王金平去參觀佛陀髮舍利,後來被他親近的信徒揭發,原來不是什麼佛陀的髮舍利,而是以花生的根鬚去冒充。


 


這件社會新聞是真實的,但不能說天下的出家人都是冒充的。所以我認為部落格的主人讀到這段文章,單純的覺得自己從歷史中得到智慧。但是歷史中,卻常充滿意識型態,尤其是帝制時代,有學問的人少,如果要操弄一些思想,輕而易舉。


 


現在的網路有個好處,如果想要用功,只要鍵盤一按,許多學問就呈現在眼前。從網路文章,我知道北宋的太史令傅奕就是一個闢佛的人,所以我閱讀了相關的文章,包括韓愈的「諫迎佛骨表」,歷史上闢佛的知名人士除了傅奕之外,最有名的是韓愈與歐陽修這些思想大家,他們站在保護儒學的立場闢佛,有當時的環境政治背景。換言之,這是本地的文化,對抗外來的文化,而外來的文化又因為優秀高僧輩出,受到皇帝的尊崇,因而儒學大師一定很不是滋味。


 


這種現象用來看台灣的政治就很類似,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競爭,幾乎都是在意識型態來鬥爭對方,自己人有缺點,眼睛當作模糊,耳朵裝聾;別人有一點缺點就拿放大鏡檢驗別人,咄咄逼人。所以活在台灣的所謂中間選民,一定很痛苦,因為為了一黨之私,常煽動支持民眾的對立,讓社會處於動盪不安中。如果台灣的民眾能盡量減少意識型態的對抗,則台灣社會發展一定更能展現光明的一面。


 


歷史可以鑑古今,朝臣的對抗,宗教的相互排斥,無不如此。佛教從印度的發源地,輾轉而發展到中國來,在當時的環境惡劣下,交通又不便,如果不是高僧,很難有本事到異國宣揚佛教理念,所以這種外來的宗教,讓傳統的儒學、道教等信仰的人,難免想要保護自己的思想文化免於沒落。所以歷史上,儒家的闢佛,佛與道的鬥法,經常都在發生,大家都想從皇帝那裡爭寵。


 


近代高僧印光大師自幼受韓、歐的影響,也常為文闢佛,及至年長有機會親近佛法,知道自己闢佛,以致業障深重,眼睛差點失明,所以從一個闢佛的年輕知識份子,轉而強力護持佛法,並對韓愈、歐陽修等的闢佛論點嚴厲批評。印光大師一生的災難很多,他覺得是自己闢佛的業障深重。雖然他批評韓、歐等人的闢佛,但印光大師對儒學則沒有偏見,認為儒學仍是做人處世的根本,學佛的人有儒學的基礎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儒、釋、道本就可以並排為世間的顯學,卻不必互相排斥,有的話大概都是私人的意識型態在作祟。因為佛教講究因緣法,每個人所以會去親近某一種宗教,沒有因緣是不行的。就像現在社會存在著許多附佛外道,他們的信徒表現往往更熱誠投入,如果你勸告他覺醒,甚至請他來親近佛法,他大概都不能接受,所以你只有尊重他的信仰,等到他的因緣盡了,自己就會覺醒過來,印光大師就是最好的案例,由闢佛的人,變成最保護佛法,學佛修行最有成就,最獲尊崇的高僧。


 


所以GM因為傅奕而長到智慧,卻不要因為傅奕而排斥佛法,那樣就會流於以偏蓋全,反而是沒有得到智慧。


 


至於GM的另一個感嘆是,何以卓越的星相家或術士都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其實,再如何卓越的命相家,甚至有大神通的人都不能改變命運,因為佛法所說的因緣果報,都是一種定業,定業只能改變其程度的好壞,人不能完全擺脫定業的影響。例如印度的高僧戒賢法師,曾經因為有疾病而痛不欲生,文殊菩薩及觀世音菩薩告訴他這是他過去的業障,因為擔任國王給太多百姓帶來痛苦,生病只是重罪輕報,必須等待中國的玄奘法師前來求法,不名疾病才能消除;此外,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後來被外道用亂石害死,也都說明了定業不可改的問題,所以佛法除了講究寬恕之外,積極的作法就是不要造業,凡造業必有果報。


 


如果GM不從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的問題來解讀星相家及術士何以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樣的疑惑不僅是GM的疑惑,同時是很多人的疑惑,許多人不是疑惑,何以為惡者享受豪宅、名車、美女美食等福報,為善者卻常受苦受難,如果從因果來解讀,大家就能釋然。


 


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有許多疑惑,佛法懂得越多,就更能了解生命的法則,疑惑就會越少,處世就會更自在。


 


※下午 高李 居士請人送來柳丁、茂谷柑供佛,感謝她的誠意,我將為 高 居士供佛,並請諸佛菩薩給 高 居士慈悲加被。


 


※大學時要好的同學陳勝宗,接到「悟耀法師人生解惑」新書,劃撥三千元贊助弘法。並告知他已從銓敘部提早退休,目前不住台北,改住宜蘭市,歡迎我有緣前往參訪。除非有特殊的機緣,否則出了家,行動更不自由,可能旅遊、訪友之類 都會減少。不過人生是一種因緣法,有緣就能常相見;有緣即使不在一起,心都會結合在一起。我與陳勝宗的感情亦是如此。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晚上七點四十五分,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將恭讀「地藏經」,恭讀完畢,經書送給蓮友結緣,歡迎蓮友事先報名參加,把法寶帶回去。


※「悟耀法師人生解惑」新書已出版,全本彩色印刷,近三百頁,訂價三百元,質量並重,歡迎訂購。此外,講堂龍年光明燈開始受理登記,點燈增長自己的福慧,又能護持講堂及佛法,一舉數得,每人每盞五百元。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