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會的鮮花、水果由蓮友發心供養。
鮮花可莊嚴佛身
佛堂的釋迦牟尼佛與觀世音菩薩
鮮花供佛,得相貌莊嚴好看的果報。
從佛堂內看日出
黃昏
黃昏之一
黃昏之二
一年一度的大甲鎮瀾宮媽祖到新港奉天宮遶境已經開始,由於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的聖誕就到了,這一段時間,就是大家經常提到的「瘋媽祖」的日子,每年大甲媽祖經過彰化市,總要發生搶轎的行動,甚至引起暴力糾紛。所以佛教與民間信仰有很大的不同,佛法是在幫助一個人趨向寧靜;減少物欲的追求;民間信仰是越熱鬧越好,越多人越好,越激情也越好,自然不同的宗教信仰,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寂靜可以給人帶來安定快樂;熱鬧、追求只會給人帶來更多的煩惱與痛苦。
雲林縣佛教會於 四月九日 上午在虎尾舉行慶祝佛誕活動,有僧眾托缽、佛陀花車等隊伍,也是一路綿延很長,但是因為遊行是在上午八點半開始,有不少店面尚未開門,且只有播送佛號,沒有燃放鞭炮,也沒有舞獅的鑼鼓聲,也沒有電子琴花車的喧鬧聲,只是寧靜而有秩序的前進,所以遊行時,絕對不會發生任何激情的現象。
所以每當看到一些宗教信仰活動,為了搶神轎,或其他激烈的祭祀活動,發生緊張意外的情況,我都覺得不解,不管任何的宗教,應該都是幫助眾生的一顆心寧靜下來,心只有越寧靜,才能遠離煩惱與痛苦;但一般廟宇的慶祝活動,似乎唯恐民眾不夠激情,唯有越激情越能引起媒體的重視報導。實際上,一個人在激情的時候,反而更容易引起內心的焦慮不安,所以宗教信仰流於過度的激情,並沒有好處,無法改造自己的身心現象,讓身心更為寧靜自在。
佛如此的尊貴偉大,但許多民眾似乎無法知道佛的偉大,乃在幫助眾生解脫生死煩惱大事,可是民眾不認為生死煩惱是他們生命中的大事,他們心目中追求的大事就是名利、富貴、升官及種種的享樂。他們根本不知他們的所做所為,正是一種「背覺合塵」的作法,猶如爬上樹木卻想捉魚一樣,是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佛陀教導的是「覺悟」的道理,而眾生要的是「塵染」的快樂,就像一個人食用嗎啡,自以為得到快樂,實際卻是拿生命與不自由的代價去交換虛幻的快樂。殊不知,只有獲得對人生真正的覺悟,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樂,否則所追求的,不管有沒有得到,都只是人生的一種「過隙塵」而已,如果一直將「過隙塵」當作是自己所要的東西,拚命的去追求,最後所得到的不是內心真正的安樂,而是許多的煩惱與痛苦,也就是所謂的業力纏身,到頭來,沒有一種真正堅固的東西可以永久擁有,只有業力如影隨形,一世二世三世如是百世千世,無休止的跟隨你到底,除非你知道用修行的方法來消除它。
由於眾生「背覺合塵」的越來越多,「背塵合覺」的越來越少,所以佛教未來的發展,會面臨更艱苦的挑戰,因為眾生對人生的認知越來越模糊,以致倒果為因,拚命追求一種虛幻的東西,並想恆久擁有,如此身心的煩惱與痛苦,只會與日俱僧。我們的身心如同受到欲望之火的赤烈燃燒,必須以佛法的甘露法水才能將這種欲望之火澆滅。眾生大都不了解,欲望乃一切煩惱、痛苦的根源,就像一個人拚命吃高貴的海產,才來煩惱膽固醇太高,會威脅生命一樣。所以佛法教導眾生應該嚴持淨戒,只有守持淨戒的人,才能像甘露一樣給人帶來清涼安樂。
※晚上將近七點,隔壁興中里鞭炮聲不絕,不知是否大甲媽祖的遶境隊伍即將從虎尾經過,或是福安宮媽祖昨日到鹿港進香回來。虎尾的二媽廟搭起歡迎的牌樓,顯然大甲媽祖會從虎尾經過,但願今晚的念佛會不致受到鞭炮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