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動土官獻綵帶,第一位即是陳佳薇蓮友



陳佳薇(左一)和林士珍母女參加講堂當時的動土典禮   


    黃昏時分,林士珍居士送來兩千元,說是廖介裕居士贊助講堂,廖介裕居士是那一位大德,悟耀並不認識,經過林士珍居士的分析,這與她的女兒陳佳薇的善因緣有關。也就是一個人只要學佛虔誠,不論到那裡工作,常會遇到善因緣。


    士珍居士自十年前,悟耀以在家居士主持念佛會,就來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共修,後來就讀中興大學的陳佳薇也加入共修的行列,再後來就讀台中師範學院的次女兒陳韻如也來共修。同樣兩個女兒,韻如的人生走得比較順,畢業之後,就在虎尾國小擔任老師,並取得雲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後來與蔡孟翰老師結婚,目前二人都在桃園縣的觀音鄉當老師,並生下一個女兒,每次回家都會帶女兒來佛堂上香禮佛。


    佳薇的人生稍微坎坷了一些,財經系畢業的她,馬上到証券公司任職,等到親友關係被用光了,就以業績不佳為由裁員,對一個滿懷熱情的大學畢業生而言,是一種無情的打擊。於是佳薇一直準備參加老師考試,可惜都差一些分數就可被錄取,所以當了多年的代課老師,雖然有工作,但不能考上正式的老師,心裡缺乏一種安定感。有一陣子,她對人生也很徬徨,我除了給她安慰,並勸告她不用只參加老師考試,也可參加公務人員考試。因為以她的紫微斗數命盤,先天巨門星化忌,不適合擔任動口的行業,老師就是動口行業的一種。後來她聽從我的勸告,開始準備公務人員考試,她很用功,去年中部地區戶政特考第一名,曾經到二水戶政服務,也考上警察特考,也就讀雲林科技大學研究所,後來更考上高考,分配到移民署工作,在通關處過慮旅客的身份。或許出於感恩諸佛菩薩的幫助,有時難得休假回來,還來參加念佛會。


    今天贊助講堂二千元的廖介裕,就是她的分隊長。原來佳薇分配到移民署海關單位,是要到其他分隊,恰巧,廖介裕分隊長是虎尾人,家也住虎尾,看到佳薇同為虎尾人,主動要她到其分隊工作,所以陳佳薇到了一個截然陌生的單位,因為遇到一個好長官,工作上很容易上路。這兩千元,大概就是佳薇向長官的募款。可惜廖介裕居士人生另有規劃,五十初頭的年齡,決定提早於七月一日退休,退休之後將回虎尾居住。


    在陳韻如尚未請調觀音鄉擔任老師,陳佳薇尚未到移民署工作之前,念佛會的成員中,她們母女三人是最少請假,林士珍居士也感受諸佛菩薩對她一家的幫助。


   她說,她從事家庭紡織,有一段期間,紡織代工少,佛菩薩讓她找到一個社區工作,這個社區在推動老人營養午餐,但時間只有半年,說也奇怪,半年到了,她的紡織工作又有了,而且增加不少工作量。


    或許與她們有緣,所以我為她們加持,效用也特別好。記得很久以前,林士珍居士發生車禍,我去她家探望,並為她加持,通常我持大悲咒為女性加持時,以不碰到女眾的身體為原則,所以我是在她綁著紗布的腳上加持,但事後,林士珍居士說,我在加持時,感受一股熱流在她受傷的地方推動,好像在打通筋脈。其實,我不會氣功,我也沒有神通,但我持大悲咒已經卅年,我請她感謝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另外一次是佳薇因急性肝炎,在虎尾若瑟醫院住院,已經在醫院住院三天我才知道,所以我就去病房探親她,她已經在醫院打點滴三天,可是當我推開病房的門時,佳薇的臉累得連眼睛都睜不開,我就為她加持,加持後不到三分鐘,她的臉色馬上變得紅潤起來,不久林士珍居士拿午餐來,她第一句話就說:「佳薇!你看起來好多了。」如果不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加持,佳薇不知要在病房多待了多少天。換言之,他們母子在講堂念佛共修,表現虔誠,諸佛菩薩一定會受到感動。


    由於廖介裕居士贊助的因緣,我也藉機講了這段因緣,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經常會觀機逗教,我也學習諸佛菩薩的智慧,今天不惜筆墨,說上這麼一段與三人的因緣。也藉此歡迎有煩惱,有病苦的人,到講堂來念佛共修,體會諸佛菩薩的不可思議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