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安溪慧日講堂上空的雲彩

泥塑釋迦牟尼佛

早晨佛堂

早晨的天空

講堂上空

農機整地,白鷺鷥亦步亦趨。

講堂上空之一

天空的雲彩

講堂上空之二

天空的雲彩之一  

   信仰了佛教,是否從此平安健康,不再有病苦?當然不是這樣,佛陀示現人間,還是有衰老病苦;天人同樣難免有五衰相現,更何況世間眾生。在衰老病苦的過程中,有人體會世間生命無常,沒有一個堅固不變的東西可以依靠,因而更加積極從佛法中,想要探求人生的智慧;有人只會抱怨諸佛菩薩不夠靈感,沒有保佑身體平安健康,因而遠離。人生常在緣起緣滅中,散聚兩無常。

   上午 前大成商工校長黃曙東順路來訪,一轉眼,已經十年以上未見面,這些年當中,黃居士轉到大學服務,與佛法有緣的他,據說曾經去參訪過不少大陸知名的佛寺,也算是另一種福報。

   我對黃居士說佛法雖有三藏十二部之多,但是離不開「因緣因果」四字的闡述,他感到頗有體會,這些體會有助於他在面對人生困境時,可以保持更開闊的心胸。

   人生當中,一個人難免面臨三種挫折,一是事業的挫折,二是婚姻或感情的挫折,三是病苦的挫折。這三種煩惱,也常讓一個人因而更親近佛法,所謂煩惱生菩提,沒有煩惱,人的潛在智慧就無法被激發出來。

   學佛修行就是不斷修正自己的心地言行,使更臻善和美。但還是有不少的眾生仍常停留在感應的階段,有靈驗即信受,沒有靈驗即離開。以健康來說,不是學佛修行之後就不會生病,甚至生的可能是重病或無明病,重病與無明病與學佛修行無關,與前世的業力有關。即使覺行圓滿的佛,在人間示現色身度化眾生,仍難免衰老及病苦,所以只要有形體的事物,不可能永遠的堅固,時間或長或短,都將歸於毀滅。即使天人的福報比人類好,天福享盡,也難免天人五衰相現。增一阿含經告訴我們天人五衰相現在眼前,亦即:一者華冠自萎。二者衣裳垢坌。三者身體汗臭。四者不樂本座。五者天女星散。

   地藏經,佛告觀世音菩薩:「未來現在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盡,有五衰相現,或有墮於惡道之者,如是天人若男若女,當現相時,或見地藏菩薩形像,或聞地藏菩薩名,一瞻一禮,是諸天人,轉增天福,受大快樂,永不墮三惡道報。」

   且莫說天人,即使示現人間的佛,因為有色身,也會衰老,也會有病苦。

   增一阿含經說到佛衰老時,做弟子的阿難等看到如來之身不如本,也很不捨。佛告訴阿難等諸弟子:「阿難!如汝所言,今如來身皮肉已緩,今日之體不如本故。所以然者,夫受形體,為病所逼。若應病眾生,為病所困;應死眾生,為死所逼。今日如來,年已衰微,年過八十。」

   即使年老多病,佛還是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直到波斯匿王處。當時門前有故壞車數十輛,阿難也興起感嘆,說這些車輛原來很豪華,如今像瓦石一樣。佛說「外物尚壞敗,況復內者?」因而說偈言:「咄!此老病死,壞人極盛色;初時甚悅意,今為死使逼。雖當壽百歲,皆當歸於死;無免此患苦,盡當歸此道。如內身所有,為死之所驅;外諸四大者,悉趣於本無。是故求無死,唯有涅槃耳;彼無死無生,都無此諸行。」

   波斯匿王供養過佛及其弟子,問佛:「世尊!諸佛形體皆金剛數,亦當有老、病、死乎?」佛言:「如是,大王!如大王語,如來亦當有此生、老、病、死。我今亦是人數,父名真淨,母名摩耶,出轉輪聖王種。」佛又說一偈:「諸佛出於人,父名曰真淨;母名極清妙,豪族剎利種。死徑為極困,都不觀尊卑;諸佛尚不免,況復餘凡俗。」連示現人間的佛,都難免有生老病死,且皆依過去因果受報,人要解脫生死煩惱大事,同樣要依靠修行。是故佛說「諸比丘!當求此永寂涅槃,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恩愛別離,常念無常之變。如是,比丘!當作是念!」我今亦對現代眾生說:仁者!當作是念。更重要的是,諸比丘聽佛所言,皆能信受奉行;而眾生聽我轉述佛所言,信受奉行有幾人?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