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公母二隻斑鳩同時出現,悟耀為牠們感到歡喜
昨天報載台中縣大雅鄉有人將稻穀浸泡農藥,毒死上百隻的小鳥。今天報載嘉義縣水上鄉南靖農場有人以散彈槍打死了二百隻以上的斑鳩,讀完這則新聞,讓人感覺民眾保育的觀念仍然不夠普及,有待加強推廣。相對的,今早一對斑鳩出現在我面前的電線上,通常斑鳩築巢孵蛋都是一對合作,希望牠們又有新的喜訊。
斑鳩體型像鴿子,幾十年前,台灣還是處於物質缺乏的時代,斑鳩常成為打獵的目標,甚至有人以斑鳩來進補。此外,不懂事的小孩也常以彈弓來射殺樹上的小鳥,當時民智未開,覺得好玩,現在已經很少見到小孩在玩這類的遊戲,現代小孩迷上的是電腦遊戲。
此外,屏東地區每逢秋天,都有大批的伯勞鳥飛來過冬,常被當地民眾大量捕殺,到處可見攤販公開烤伯勞鳥販售。如今我已十五年未到過屏東,保育的觀念不知是否有顯著的改善。
小鳥似乎能體會人類及環境的善意,所以講堂附近的低矮樹木,常有小鳥築巢,牠們好像知道那裡比較有安全感。有時我坐在講堂的庭院,看著各種小鳥在電線上啼叫,覺得很有趣悅耳,人與各種動物的共存共榮,讓這個世界顯得更柔和,更美麗。試想如果世界上只有人類單獨存在,這個世界會變得多麼單調。
人與動物同樣都是一條生命,如果以佛教輪迴觀念來說,這些動物可能有我們累世的親友來轉世,所以殘殺動物,隨時都會殘殺我們過去所最愛的親友。所以我們推展護生的觀念,就要聯想保護動物,就像在保護自己的親友一樣,自然不忍心對動物加以殺害了。
護生是一種正確的保育觀念,也就是對動物不捉不殺,營造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理想環境。有一種人,做得更積極,就是花錢買動物來放生,但這樣的行為受到肯定,也受到嚴厲的批評,保育人士對放生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放生,實際是在殘殺更多的生命。因為如果要捕捉一萬隻鳥,可能在張網捕捉時,會死掉幾萬隻的鳥才能活捉一萬隻的鳥。同時在放生時,因為對大自然的環境沒有評估,所以放生後,由於自然環境不能適應,也會帶來大量的死亡。可惜執著辦理放生是一種功德的人士或法師,根本不理會保育人士的勸告,仍然繼續定期放生,並引經據典,說明放生功德很大。其實,小鳥一家在空中飛翔,或者在樹林跳躍,原本就很幸福,你為何要多事,把牠們抓來放生,放生之後,叫牠們去那裡找親人?所以放生的人士、法師,請不要再一廂情願認為從事放生是在做功德。如果你有孩子,有人捉你或你的孩子去放生,你是感恩呢?還是怨恨?顯然,每個人很容易都可發現其中的道理。
不錯,古之大德確有人提倡放生是一種莫大的功德,但那是要啟發人類的慈悲心,是一種隨緣的放生,是一種慈悲心油然而生的放生,而非今日有計畫的捕捉,有計畫的放生,使放生的意義大打折扣。
台灣靈巖山寺住持妙蓮老和尚住世時,積極推動素食月,並請信徒及素食餐廳業者響應,老和尚認為,吃素是一種最為有效的放生,一個人吃素一天,起碼有好幾隻動物免於被宰殺,一萬人吃素,就有更多的動物免於被宰殺。
學佛的人不一定要馬上吃素,否則可能有些人為了擔心吃素,所以不敢學佛。殊不知,學佛更有心得時,自然就會生出慈悲心,在吃葷上會逐漸的改進,甚至最後也能戒掉葷食,以歡喜心來面對吃素。這些都是很自然的發展,大家不用擔心有壓力。
更重要的觀念是吃素的人,不要自以為清高,看不起吃葷的人,畢竟由吃葷到吃素,也要有相當的善因緣,可以多加宣揚吃素的好處,但也不必強人所難,最好能以漸進的方式來提醒對方,千萬不要因此讓對方產生反感。推動佛法,越自然越好,越平凡越好,自然就是一種戒,平凡就是最好的定,最好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