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寧靜的心來觀察,大自然處處給我們留下美麗的圖畫


昨晚七點多,月亮被烏雲遮住,但講堂的上空卻有雲海,像棉花田般的雲海,可惜是晚上,也沒有月亮,無法以手機拍攝講堂上空的雲海。為了多一個見証,當時,我就打電話給本寺的執事吳 安治 居士,本來要邀請他過來一起欣賞雲海,但他才剛從外面回到大成商工附近的家,所以就只告訴他講堂的上空有雲海而已。後來也告訴玉燕居士,她也覺得與平日不一樣。


    三分鐘後,吳居士打電話過來,他說,他可以感受出來,而且從講堂的附近,天空中有光線發射出來。我本來要打電話給最近迷於攝影的姜永芳居士,請他帶三角架來拍照天空,後來想一想,大概效果也不會好,因而作罷,何況他可能又去拍攝白沙屯到北港朝天宮的進香團,只好一個人欣賞。有二次拿出手機嚐試拍攝,但天空暗得連畫面都看不清楚。心想,如果這些雲海能出現在白天,拍攝出來一定很美。


    講堂的環境不大,但是以一顆寧靜的心,可以聽到許多天籟。除了有藍天白雲可以欣賞,早上各種鳥類的叫聲,也很和諧好聽;現在白天增加了此起彼落的蟬聲,知知的叫聲,好像是告訴社會大眾,趕快好好學習佛法,否則就遲了,遲了。在小學時,只要聽到蟬聲,或者看到鳳凰花盛開,就知道驪歌又要輕唱了,而有無限珍惜懷念的感覺。


講堂四周的蟬聲,非常的敬業,從早上七、八點就開始提醒大家遲了遲了,到太陽下山,夜幕已經低垂,蟬還在繼續鳴唱。直到七點以後,家家戶戶的電視聲音,才取代了蟬聲。


    這些免費的天籟音樂,除非風雨天,否則天天在講堂周圍不斷重播,但是如果你沒有培養一顆寧靜的心來,這些天籟之聲,如果不是沒有引起你的注意,可能你會嫌鳥聲、蟬聲,過於聒噪。欣賞好聽的音樂,需要有一顆寧靜的心,音樂的美感,才能共鳴;傾聽大自然的天籟,更需要有一顆寧靜的心,否則你無法感受那份樸實自然的美妙。


    生活在忙碌中的人,需要這份寧靜,否則心情會無由的浮躁。


    生活在孤獨中的人,也需要這份寧靜,否則你無法忍受這份寂寞。


    寧靜之美,必須用心去體會,去感受才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