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僧名為三寶,法寶就是佛經。在印刷術不發達時,擁有一部佛經,人人視為珍寶。反而是印刷術發達之後,有不少人印贈佛經送人結緣,使得佛經的擁有更為容易,導致大家對佛經未必很珍惜。佛經就是法寶,不管有沒有普及,大家更應珍惜重視,更重要的是從佛經中,吸取無量的慈悲與智慧。當知,人類失去的生活用品,都可以想辦法復得或取代,但失去了佛經的法寶,就如同生活中失去了光明,也會失掉了大家所追求的安樂。

 

    現代佛經的印刷相當精美,贈送佛經的現象也比較多,甚至有電子版可以查閱,隨手可以得到法寶。但佛經得來太容易,反而大家不會特別的珍惜愛護,甚至不覺得其中有博大精深的智慧。仔細深思,今天大家能擁有精美的佛經可以研讀,可以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必須感恩歷代高僧的冒險犯難,同時必須有見經如見佛的恭敬心,否則簡直愧對高僧古德的犧牲奉獻。

 

    佛經到處可見,但大家未必珍惜。就如同大家今天有豐盛的白米飯吃,不再覺得粒粒白米得來皆辛苦,對飯香的感覺也就變淡了,除非饑餓時享用,甚至有人可能覺得吃膩,希望變些吃的花樣。人生享福多了,就不會好好惜福。根據佛陀的預言,未來的佛經都會毀滅,只留下一部無量壽經,但也只多留一百年而已。顯然佛陀應該預知眾生求法的精神,不再如過去積極虔誠,回頭看看現今社會,許多文化逐漸消失,常因物質文明的日新月異,眾生的不夠重視而造成;如同今日大家有了電腦使用,對文字的了解使用,逐漸呈現退化的現象,未來眾生對深奧的佛經文字,恐怕更不感興趣,根本不會覺得其中有人生的最好智慧,足以幫助眾生解脫生死煩惱大事的智慧。

 

    早年佛經東傳,殊屬不易。像中國西行取經第一人,東晉時的高僧法顯,簡直就是冒著九死一生的艱險,才將佛經帶回中國,並加翻譯。想一想,在一千六百多年前,西行印度,當時交通不發達,必須越過高山峻嶺,及廣大的沙漠,想像是多麼的艱險困難,回程走海路,遇到的危險更多。

 

    或許大家因「西遊記」的關係,知道唐朝玄奘西行取經的故事比較多,當時西行取經就相當危險,何況法顯西行取經更早。所以高僧做任何一件事,常會基於一種使命感,這種使命感可以激發一個人的無限潛能,化解種種的險阻困難,而成就一番事業。例如法顯大師在回國時走海路,船隻遇到暴風雨,造成船隻漏水,以致必須把不必要的行李都丟掉,法顯則想辦法保護佛經,經歷十三天的風浪,才好不容易暫時停靠一處不知名的海島。啟程之後,經過九十天的航行,又迷失方向,走到另一個國家,叫做耶婆提國,是現今那一個國家,已無從考據,在這個陌生的國家住了五個多月,再隨同另一批商人搭船回國,航行一個多月,又遇上風暴,行駛了七十多天,好不容易在現今青島的南岸停靠上岸,當時那個地區叫做長廣郡,太守李嶷也是佛教徒,因而保護法顯,於東晉安帝義頤十二年,也就是西元四一六年冬,抵達東晉的京城建業,後來法顯翻譯了數百卷的佛經,是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

 

    另外楞嚴經得以東傳,也有一段相當傳奇艱險的歷程。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師從印度梵僧,知有楞嚴經,於是設拜經台,每天向西方禮拜。智者大師圓寂後,有位僧人般拉密諦幾次攜帶東傳皆被查獲,因國王視為至寶,嚴禁流通。後來般拉密諦以白絹寫經,割開腕臂的肌肉,藏入楞嚴經,等傷口好了之後,再帶到中國廣州,當時的宰相房融被貶官至廣州,乃在光孝寺割腕取經,但白絹取出後,不知如何解開血塊,後來房融的女兒教導浸在人乳中,終於將楞嚴經全文了解並翻譯出來。楞嚴經是一部相當重要的大乘經典,所謂開悟的楞嚴,又有小三藏之稱。歷代西行取經及翻譯佛經的高僧,值得大家恭敬,每一部佛經得來不易,更應好好恭敬珍惜。

 

    現代人很幸福,出生在佛法最為興盛的時代,三藏十二部經經過歷代高僧大德的編纂,越來越豐富完善,可是受到物質文明的衝擊,現代人對佛法的求取,缺乏古之高僧大德的那種赤誠與毅力,就我個人的觀感來說,簡直一代不如一代,說來實在愧對佛陀的勉勵與期待。例如,我就常感到自己用功精進的程度,不如民國初年的高僧大德。相對的,下一代可能又不如我這一代。如此下去,佛法豈能不沒落,而世間若是沒有了佛法,等於失去了光明的指引,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巨大浩劫。

 

    以學佛修行而言,比以前的高僧大德來說,簡直是太幸福了,歷史也証明,在幸福中的人,難以成就一番豐功偉業,佛法的修行也一樣,值得大家警惕。是故,佛法應從恭敬中去求,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得一分智慧,十分恭敬獲得更多更大的功德利益。

 

今日晴雨不定,但上午下午,講堂上空皆見生動雲彩。另一張合照為檔案照片。

上午吳安治居士來禮佛。

上午林泰利居士來禮佛,送芒果供養。

※ 下午住台中市的莊秀霞居士來禮佛,送心經茶杯,並供養三寶。

感謝新北市中和區廖學智居士郵政劃撥供養三寶。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繼續受理108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