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馱菩薩

伽藍菩薩

雙喜玉珮

鐵木─馬上封侯  

照片說明:一、韋馱菩薩。二、伽藍聖眾菩薩。三、玉珮雙喜。四、鐵木雕刻─馬上封侯。

四十二章經:「佛言:人有二十難,豪貴學道難。」仔細觀察人生,的確是如此。中午,吳安治居士載我到斗南鎮石龜國小活動中心,參加雲林縣觀自在功德會前後任理事長高永哲、陳淑雀夫婦娶媳婦的喜宴。由省政府官員退休的吳居士曾有一段風光好過的歲月,他坦承如果沒有碰上人生的晦暗時期,他不可能每週到講堂念佛,大概常要忙著安排享樂。然而,人也因為煩惱而生菩提,就像吳居士因有煩惱,而體驗學佛修行的好處,這種好處當然不是只有局限於升官發財,有時是獲得身心的寧靜自在。

何以說豪貴學道難?因為擁有富貴的人,忙於享樂,那有時間學佛。所以大多數學佛的人都因為有煩惱,才會思考學佛修行的問題,是故,佛法也強調,煩惱生菩提。用白話來說,有煩惱的人,才能生出覺悟的智慧,才有悟道的能力,所以煩惱表面上是壞事,但對改造人生而言,是必要的發酵劑。只是每個人的煩惱不一樣,有的是碰上健康的威脅、有的是婚姻的折磨、有的是事業的挫敗。總之,人生本來就有八苦,生、老、病、死之外,還有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及五蘊熾盛苦,誠所謂人生十有八九不盡如意。

其實,人生基本的本質就是離不開三苦,一是苦苦,也就是在母胎住了十個月,本來就是一種苦,出生之後,更遭遇種種的苦,所以嬰兒出生便會哭著叫苦。也就是在苦的環境中,又會遭遇不少苦的逼迫性。其二是壞苦,換言之,人生沒有長久可以擁有的東西,就算你擁有幸福,但幸福隨時可能被剝奪,像有人好好的,突然檢查出有癌症;有人年輕就擁有幾千萬元的財產,但一場經濟風暴,變得一無所有,所以每個人常要面臨好的事務可能變壞;幸福的生活可能隨時帶來不幸,這就是壞苦。行苦,也就是人生因為環境不斷的變化,所以苦也跟隨而來,甚至因微細念頭的產生而有苦受的感覺。

   當人有煩惱時,有的可能自暴自棄,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但有人可能就會激發思考的力量出來,例如思考為何別人做生意可以賺錢,我卻不能;為何別人的婚姻是那麼幸福美滿,我卻不能;別人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卻不能;別人稍微做了一點事情,就能升官,我苦幹實幹卻被撤職查辦。到底為什麼?於是可能有人因此親近佛法,想要了解這些人生的真相。如果遇到善知識,你可能很快消除了疑惑。每個人的際遇所以不同,是由於業力所帶來的因緣果報,所以學佛修行的人一定要相信因果,今世的果報,乃是前世所造的因,今日所造的因,將是來世的果報。如果這個因的力量太大,不管是善是惡,可能在今生就會承擔因果的好與壞。

佛所講的無量壽經,已經預測今天社會的亂象,人間有五惡五燒五痛,父不父,子不子,夫妻不像夫妻,貪欲心重,無田欲有田,有田同樣欲更加有田,有這個還想有那個,巧取豪奪,可是得到越多,越不滿足,也越不快樂。很簡單,只要四十歲以上的人,就可以比較三十年前,民眾的本質,與現在的本質變化有多大,以前父親怎麼會強暴女兒?以前兒子怎麼會殺父母?當人類的倫理道德更加墮落時,天災人禍也會相對的增加。所以佛經告訴我們「唯有心淨,才能國土淨」現在,人心有多少人是清淨的呢?

心不清淨,有痛苦煩惱,請他學佛修行,又擔心言行受到限制,寧可用許多時間來煩惱,來訴苦,但是卻捨不得用幾分鐘來念佛。有些人念佛了,但念沒有幾天,就不斷懷疑念佛到底有沒有用。很奇怪,天天在煩惱,卻不覺得花那麼多時間在煩惱,也不覺得煩惱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反而煩惱學佛修行會不會失去了人生的樂趣?想一想,是不是很可笑。

    收到世樺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寄送的精裝「金剛三昧經」,去年依林法師倡印六千本,世樺出版公司歡迎十方大德助印,每本一百二十元。

※農曆年前,十二月二十六日星期日晚上八時,是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蛇年最後一次念佛會,持念「南無消災延壽藥師」聖號,歡迎共修,增進平安吉祥。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