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佛菩薩慈悲為懷,為廣度眾生,常乘願再來,相傳是阿彌陀佛化身的有善導大師、豐干禪師,尤其善導大師的修行,更是高超卓絕,而且史實昭彰,並非只有世俗遊戲神通的傳說。唐朝善導大師是淨土法門集大成者,大師念佛一聲,即有一道光明從口中而出,唐朝皇帝尊敬有加,尊稱大師為光明和尚。大師之德行,深受歷代高僧的推崇,明朝之蓮池大師、近代之印光大師,對善導大師都讚譽有加,印光大師甚至讚歎善導大師所說,等同佛說。
仰望大師的修行境界,二十多歲即已親証三昧,往往能於定中進入極樂世界;且每於佛前念佛,非力竭不休。回顧我虛長了六十二歲,仍在佛法大海,駕著一葉扁舟,茫茫四顧,不知何處是極樂彼岸,實在感到慚愧萬分。高僧的修行是一面明鏡,可為我輩凡夫的借鏡,在佛法大海中作為導航。是故,善導大師所開示的智慧法語,值得眾生依教奉行。
眾生信奉阿彌陀佛本願,應知自身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是故善導大師要眾生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善導大師開示:「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
善導大師並且開示:「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無論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証三明,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可見善導大師修持念佛法門的深入,所以獲得許多珍貴難得的心得。所以大家應向善導大師學習,善導大師能念一聲佛,口中出一道光明,對念佛法門覺得簡單的人,能做到大師這樣的功力嗎?
歷代高僧對善導大師的修持無不讚譽有加,強調「善導所說,當作佛說」,可見高僧對善導大師尊崇之高。其中,近代高僧印光大師,世稱大勢至菩薩的化身,對善導大師更是推崇備至。印光大師讚嘆善導大師的德行說:「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闡淨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至於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專修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如是則往西方,萬不漏一。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迴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則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印光大師開示:「臨終助念法,乃唐善導和尚所發明,謂平日不念佛者,依此法助念亦可往生。」「善導和尚,彌陀化身,是知此法,利益宏深。普願見聞,咸生正信,輾轉勸導,功德無量。」
從歷代大師對淨土法門的推崇,可以確定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也是安全道,更是快速成就道。身為佛教徒,有空多念佛,則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高永哲、陳淑雀伉儷娶媳,喜宴於今天中午辦於斗南鎮石龜國小活動中心,與吳安治居士一同參加。
※講堂謹訂於國曆104年1月7日(農曆11月17日)星期三晚上八時,舉行慶祝阿彌陀佛佛誕法會。歡迎光臨,同霑法喜。同時自佛誕日起,在講堂二樓舉行念珠展覽,為期一週。當晚法會之後,茶點招待聯誼。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