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安溪慧日講堂上空的雲彩

觀世音菩薩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鄰居阿明養的加多利亞蘭

天空的雲

講堂附近的田野景觀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西側

夕陽

天空的雲之一

夕陽之一  

   布施行善、護持佛法有多種作法,有的喜歡幫助興建佛寺,有的喜歡修造佛像,也有的喜歡印贈佛經。因而常有人會問:印贈佛經有沒有功德。當然有功德,但是必須思考的是,佛經如果印贈太多,反而造成佛經隨便被放置,眾生不加尊敬珍惜,恐怕是無功有過。所以印贈佛經也應謹慎而行,不可為貪功德而流於浮濫。因為見經如見佛,佛經印製太多,隨處擺放,讓佛經因而蒙塵,就少了恭敬心,反成失禮。

   有人在報紙上刊登大篇幅的廣告,請大家贊助印行某一部佛經,這種廣告每隔一段期間,就會出現,例如為了慶祝觀世音菩薩聖誕,釋迦牟尼佛或藥師琉璃光佛佛誕等,以我對廣告費用的了解,刊登全國性半版廣告,可能要花費幾十萬元,全國性廣告可能上百萬元。如果真的有心印贈佛經,這些廣告費用,已經可以印不少本的佛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廣告費用龐大,但仍常見這類廣告,可見想要以印贈佛經做功德的人也不少,因而收入可能遠超過廣告費用的負擔。至於是否收入全部用來印贈佛經,可能捐款布施的眾生,大概不會去管那麼多。

   支持印贈佛經的民眾仍大有人在,主要是這些民眾的觀念,仍然認為印贈佛經,具有無量功德,所以有些民眾看到有人提倡印贈佛經,為了消除業障,增長智慧,甚至為了自己或替家人消災解厄,消除病苦等煩惱,於是捐款贊助印贈佛經。我不否認,印經的功德很大,尤其在印刷術不發達的時代,佛經都要用刀刻在竹簡上,或用筆寫在紙上,讓更多的佛經能流通;或在刻鋼板的時代,願意一個字一個字寫鋼板,一張一張的印刷來流通佛經,簡直太殊勝。所以當時的眾生想要擁有一部佛經,可能要有極為深刻的師徒因緣,得來相當不易,就會對佛經視若至寶,加以珍惜。甚至更能體會佛經所說,見經如見佛。在那種印刷術未發明或不發達的時代,如有人肯贊助金錢,大量幫助印贈佛經,讓法寶能夠廣為流通,的確是件莫大的功德。

   隨著印刷術的發展,佛經的印製,不但數量可以更大,價格可以更便宜,而且印製版本也更精美。加上工商經濟的發展,擁有財富的家庭越來越多,以台灣來說,幾十年來,印贈的佛經數量,應該相當的驚人,有時多到送不完,於是常見的情況是,隨便找一家寺廟的佛經閱覽處存放,任民眾免費請取,有的寺廟請取比較少,就蒙上一層灰塵。有的寺廟覺得佛經善書的印贈量太大,無處存放,於是取消閱覽處,不再提供外人存放佛經或善書。

   由於佛經得來太容易,民眾反而不知珍惜,隨處亂放,甚至污染破損。這樣就談不上功德。

   時代變化太快,世事的價值觀也隨之不同,現在缺少的不是佛經,而是肯讀佛經的人太少。佛經之所以成為法寶,是因為深入研讀之後,可以吸收許多入世或出世的人生智慧。是故佛教的三皈依,常要恭誦「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如果佛經請回來,只是擺著好看,甚至隨便亂放,豈能奢談能得到多大的功德。

現代人如果有心印經,出版社很發達,只要撥一通電話就可以了解,請越多本經書,就越便宜。如果要捐款民間團體印製,最好能先了解這個民間團體的組織、發心,是否健全?是否如實印贈佛經流通?不要隨便劃撥大筆金錢給人家,就以為做了功德。同時所贊助印贈的佛經,必須有其實用性,不要為印經而印經,也不要為貪圖那部佛經功德大,不管是否能流通出去,就拚命的印。像地藏經,據說消除業障功德大,所以經常看到許多版本的地藏經,在寺廟送不完,堆積如山。換言之,印送佛經不是只有印,還要看印了什麼經典,同時印了之後,有沒有如實流通出去。布施要有智慧,印贈佛經更不能沒有智慧。

   我的意思是,同意印贈佛經有其功德,但也希望大眾在捐贈善款之前,先要好好的慎思明辨,如何讓你護持佛法的發心,發揮最大的功能。

   社會型態變遷,有時表面是善事,實際未必是善事,所以現代人有善心固然好,但行善佈施卻必須有智慧,這樣才能落實善事的功能,而不致落到有心人士的口袋裡,任由其享樂揮霍。如果凡事都貪功德,不但功德變小,甚至可能發生受騙情事,畢竟這個社會假冒為善,利用宗教騙財騙色的案件實在太多,防不勝防,所以行善不能沒有智慧。

   實際上,只要有心,想要取得一部佛經來研讀,應非困難的事,而且電腦時代,連網路都有佛經可以閱讀,不僅如此,還有注音或白話翻譯,甚至是圖文並茂。所以印贈佛經雖然有莫大的功德,但在目前的社會,不算是最好的功德,佛經流通太多,大家反而不珍惜,甚至於隨便加以糟踏而不自知,現階段鼓勵大家讀經,反而是最好的一件事,因為讀通佛經,可以消除業障,也可增長智慧。何以宗教迷信還是很普遍,主要大家只想祈福,只想求財,卻不想讀經,以致喜歡聽信神通改運之類的話,喜歡不勞而獲的信仰方式,所以讀經被認為是一項苦差事,最好是我出錢印經,就能時來運轉,利用宗教詐騙之徒,就是看準了眾生這種弱點,所以迎合他們的需求,宣傳印經改運的功德,宣傳神通改運的力量,很多眾生就會不知不覺的慷慨解囊。

   擁有佛經,卻不去研讀,佛經就不是法寶;如貧子不知身上所穿衣物,繫有寶珠,卻四處行乞,甚至可能連餓死都不知可以用寶珠去換取食物。

   佛經都是佛所說甚深微妙大法,可以幫助解脫生死煩惱的大事,所以眾生面對佛經,應該充滿敬意,見經如見佛,以這樣的恭敬心去流通、研讀佛經,才能說是功德無量。

※昨天祥雲普照,精彩照片多,今天天空和昨日一樣,由灰暗轉向晴朗,只是少了祥雲的普照。今天所用的照片,除了兩張夕陽是今日拍攝之外,其他皆為昨日所拍攝。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