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十六日,為講堂讀經日。上午早課之後,我先恭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晚上八時則帶領蓮友恭讀「觀自在菩薩章」「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合起來為觀音三經,再做功德迴向,希望眾生的口業減少,選舉的是非爭端減少,眾生可以得到耳根清淨,社會可以得到祥和安寧,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本來可以在今晚一次恭讀觀音三經,但是怕太趕時間,流於形式,因為讀經最好能不疾不徐,口裡讀得清楚,心裡也可以領悟明白,讀經的功德利益會更殊勝。因而我採取變通的方式,由我在早課後先恭讀一部,兩部在晚上時恭讀,這也是一個圓滿。
學佛修行,若能深入經藏,可以智慧如海。相同的道理,一個人的物慾,若是太重,會沖淡了自己的智慧。物慾像濃霧,讓每個人本具的心靈智慧之光,受到掩蓋,痛苦煩惱也於焉產生。是故眾生如能親近、禮敬、供養觀世音菩薩,就能慢慢驅散遮蓋心靈的濃霧,得到光明歡喜。
與觀音菩薩有關的經典,觀音三經才是佛教的正規觀音經典。所謂觀音三經,一部是出自法華經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出自楞嚴經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以及出自華嚴經的「觀自在菩薩章─善財童子禮敬觀自在菩薩」。三經中,大家最為耳熟能詳的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即使有些不識字的老嫗,也能朗朗上口。因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文字言簡意賅,詞句優美,朗讀時有節奏感,如同一篇生動的散文,卻又比散文蘊含無限的慈悲與智慧,讓眾生都能知道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度化眾生,離苦得樂。但若修行,應該學習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若要學習觀世音菩薩行菩薩道,則是學習觀自在菩薩章的善財童子,虛心參禮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顧名思義,就是要觀聽世人的聲音,觀聽眾生的聲音,並且尋聲救苦救難,幫助眾生遠離一切怖畏苦厄。觀世音菩薩,又稱觀自在菩薩,心經開宗明義:「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個人的苦厄少了,心中就會自在,否則壓力就會很沈重。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如同慧日可以破除眾生心中的幽暗,帶來光明的喜樂。
佛告無盡意菩薩:「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佛法強調「萬法唯心」,是故眾生心有觀世音菩薩,必然常存慈悲,常為人設想,常得清淨自在,常得平安吉祥。
在台灣,觀世音菩薩得到最多人的信仰,佛教徒最喜愛觀世音菩薩,一貫道信徒拜南海古佛,一般民間信仰則拜觀音佛祖、觀音媽,稱呼雖有不同,但都是觀世音菩薩。在佛教來說,以觀世音菩薩與眾生的因緣最為深厚,眾生碰上煩惱病苦,大概都懂得求觀世音菩薩慈悲加被,但是眾生可能不知,如能虔誠禮敬、供養觀世音菩薩,相應情況會更好,向觀世音菩薩「求福、求祿、求壽」皆只是一廂情願的「求」,缺少「修」的工夫,修不但是要修正自己的言行,同時修持可以消除業障的念佛法門,則觀世音菩薩慈悲加被的力量,更能相應,也更為殊勝。
佛說:「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佛何以特別強調「禮拜」、「供養」因為無數諸佛菩薩的成就,都是在因地修行時,不斷的禮敬、供養諸佛菩薩。禮敬是從內心來做,供養是一種外施,佈施可以消除一個人的貪念,內外都下工夫,必能得到諸佛菩薩慈悲加被。眾生對佈施的意義不太完全了解,所以我們所看到能慷慨大方佈施的人,常流於迷信;太精明能幹的人,又常吝於佈施,所以讓佈施做得恰到好處,也是一種智慧。沒有智慧的佈施,就如同把錢丟入大海中,懂得佈施的人,可以供養諸佛菩薩,可以造福他人,功德無量。
眾生禮敬、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施給眾生「無畏」的勇氣,讓眾生可以面對恐懼、病苦、一切逆境的考驗,最終都能離苦得樂。
※ 今晚八時讀經。
※ 昨晚吳安治居士來禮佛。
※ 下午劉林玉草來幫鄰居劉朝月、黃愈惠、張正奇等繳交三人朝山費用。今年埔里靈巖山寺朝山在農曆七月九日星期六上午六時半從虎尾出發。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慶祝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謹訂於國曆八月三日(農曆六月十九日)星期一晚上八時,舉行獻燈祈福法會,歡迎參加。法會之後,茶點聯誼。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