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真微妙,快樂與煩惱,皆從六根生與滅。人要解脫煩惱,獲得常樂我淨的解脫境界,更不能離開六根的修行。

    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常會羨慕某一個人命很好,日子過得快樂幸福。但實際的世間,大都是在苦中作樂,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擁有幸福快樂,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煩惱,差別在你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和處理煩惱而已。

    楞嚴經中,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難尊者感嘆人自無始以來,常有無明煩惱的糾纏,這種煩惱就如同瘧疾一樣,時而發作,時而又好了,眾生沈淪在生死苦海中,應如何去解開煩惱的結呢?

    佛告訴阿難,人的無明煩惱及生死輪迴,所以結縛,來自六根,想要得到常樂我淨的解脫境界,依賴的也是六根。

    為何無始煩惱與解脫涅槃都來自六根?阿難有些不解。佛陀開示:「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佛為幫助阿難尊者等大眾明瞭解開煩惱結縛的問題,於是在桌上拿了一條華巾並且打了一個結,問阿難說:「這叫什麼?」阿難和大眾輕易的回答:「這叫做結。」於是佛又在華巾打了一個結,再問:「這叫做什麼?」阿難和大眾很快又回答:「這也叫做結。」於是佛連續打了六個結,阿難和大眾都做了相同的回答。

    佛於是問他們:「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阿難反問佛:何以第一個叫做結,其他的不能叫做結呢?」

    佛告訴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果乃至第六結生,吾今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阿難說不行,既然打了六個結,那第六個結,只能說是第六結,不能弄亂結的程序。」

    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佛告訴阿難,你一定不喜歡六個結各自異樣,希望它只是一個單純的結,但是這怎麼可能呢?阿難說得好,六個結,難免形成複雜的問題,如果佛將全部的結都能解除,則不會有一個結或六個結的問題了。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于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人的清淨本心亦復如是,由於知見虛妄,因而造成本心的狂亂,就如同眼睛看空中久了,產生疲勞的現象,因而誤解空中有花,無中生有,顛倒現象。

    阿難問佛:「此勞同結,云何解除?」佛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這樣能解開結嗎?阿難說不行。佛於是再將結巾往右扯,再問阿難可以解開結嗎?阿難同樣答不行。佛告訴阿難:如此向左向右扯都不能解開華巾的結,你覺得應該如何做,才能解開結呢?阿難告訴佛,必須從結心解開才行。

    佛於是開示:「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縈,得同除不?」佛的意思是說,這世間相小到只是一滴雨,或是松樹為何是直的,荊棘何以是彎曲的,鵠鳥何以是白的,烏鴉何以是黑的,他都能了知原因。修行也一樣,既然知道問題是出在六根所引起的問題,只要選擇六根之一,好好的修行,一根有所成就,其他五根也相繼會有所成就,因為一根解決,六塵等虛妄塵相漸次消滅,妄想去盡,還我清淨本心。所以阿難回答佛,結既然依序打成,所以不能一次解開六個結。

    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所以我們解脫人世間的煩惱,也像消除六根的污染一樣,必須找出真正煩惱的癥結所在,才能一一解開。六根如同華巾,打了六個結,形成六塵的污染妄相,只要一根修得清淨,就如同六個結必須依次解開一樣。所以人有煩惱或痛苦時,必須冷靜的面對問題,這樣才能容易找出問題的所在,否則越急躁,反而把結打得更多,無助於事。

佛法常說:煩惱即是菩提。有煩惱才能培養覺悟人生的智慧,有痛苦才能培養更多關心別人的慈悲心,所以不管是得或失,都把它當成人生的一種修煉,如此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更為圓滿,福慧不斷增長。誠如維摩詰經所說:「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果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正是這個道理,所以奉勸大家,學佛第一步,先學會處理煩惱的智慧。

    如果自己沒有處理煩惱的智慧,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佛也告訴我們:「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從佛的開示,讓我們知道,有了煩惱,有了苦難,就要懂得向觀世音菩薩求救。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永使蒼生離苦海,重要的是蒼生是否願意相信觀世音菩薩,是否願意搭乘觀世音菩薩所駕慈航,度過人生的生死苦海,抵達淨土彼岸。

吳秋夏老居士的孫女,陳麗枝居士的姪女陳薇安居士出嫁,陳麗枝居士特別供養核桃喜餅,祝福陳薇安、謝寬霖的婚姻美滿,吉祥如意。同時也藉以感謝蓮友最近兩三個月,常為其母親吳秋夏老居士的身體健康功德迴向。今天早課時,代為將喜餅供養諸佛菩薩,今晚念佛會之後,讓蓮友一同分享。陳薇安居士在中學時,也曾跟隨陳麗枝居士來講堂念佛,與講堂也有過因緣。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6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悟耀法師著作: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訂價二百元。悟耀法師人生解惑,訂價三百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