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說「緣起性空」,但真能體會其中含意,未必很多。世間萬事皆須因緣和合才行,但緣起性空,誰都不能主宰一切事物,既然如此,凡事就不需要執著,更簡單的說,該放下就放下,放下才能自在。

 

    上午吳安治居士來禮佛,久未見面的莊興業居士也來禮佛。莊居士說他前往南投埔里圓通寺掛單,跟上果下清法師學習兩個月,因清和尚應邀前往大陸說法,然後再到印度,預計一個月時間才回來,否則他可能會在圓通寺掛單學習更久,也許長達半年,但如今只住了兩個月,也是因緣如此。

 

居士住圓通寺,常聽果清法師講經,他說,清和尚說緣起性空,緣起即是性空,對他來講很震撼受用。

 

既然莊居士提到緣起性空,我也提到在高雄市阿蓮區光德寺受三壇大戒時,得戒和尚上淨下心長老說緣起性空的道理,讓我心開意解。

 

淨心長老開示,所謂緣起性空,以泡茶來說,必須有茶葉,也必須有開水,同時也需要一個泡茶的人,三者都是泡茶所必須,但沒有一項可以單獨獨立,卻可以泡出好茶。換言之,每一個緣起,都沒有人是可以唯一的主宰,而是需要眾緣和合才行。既然是性空,人生就沒有理由去執著。

 

淨公上人簡單譬喻緣起性空的道理,我對這四個字才有更深入的了解。每個人在學佛修行的過程中,不管是聽經、誦經,只要對某一句佛理的意會,就是一種收穫。學佛修行必須努力用功,才能一點一滴的累積這樣的收穫,畢竟如六祖惠能大師聞金剛經而開悟的根器,還是非常有限。

 

    所謂緣起性空,就像醫師在診治病患,必須充滿慈悲與關懷,視病猶親,但卻不能和病患一樣起焦慮,否則醫師要承受那麼多病患的痛苦,醫師本身就會先出了問題,反而沒有能力幫助更多的病患。換言之,醫師比病患更需要學會放下,真正的放下,與冷漠無情不一樣。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佛告舍利弗:「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是故,佛常在度化眾生,心中卻無眾生可度,我要向佛學習,明白眾生的種種欲望,明白眾生對世事的執著、癡迷而起煩惱,但我不隨著眾生的煩惱起舞,只能觀機逗教,隨緣度化眾生,幫助眾生解脫痛苦煩惱。

 

金剛經也揭示一個道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經形容人生如同樹枝的露水,只要太陽出來,露水就會消失。意味人生乃為空相,有生必有滅,沒有永恆堅固可靠的事物,生命亦然,所以凡事學會放下,不用執著,否則執著只會造成不必要的磨擦與衝突,帶來種種的煩惱與痛苦。但這一句偈,並非指學佛修行的人,應該放棄人生的一切理想。如果這樣解讀,學佛還有什麼積極的意義可言。學佛修行的初步,當然是為了解脫痛苦煩惱,生活獲得安樂,再進一步才是為了成就佛道,是漸進式的成長,並非學了佛,什麼都要看空,什麼都要放棄,如此佛教即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何況空中未空,豈知空中妙有。

 

    從入世到出世,要做一個標準的比丘,顯然是相當不容易,一切的生活言行,都必須遠離染污,但要度眾生,又不能與紅塵隔絕,離開紅塵,那有眾生可度,但紅塵又常充滿染污的危險與無奈。也就是說,無法修得戒定慧,無以息滅貪瞋痴,貪瞋痴無法克制,必被眾生所度。

 

    佛遺教經,世尊諄諄告誡:「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是故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則受眾惱。」弘法利生的願力,固然希望法緣能夠興盛,但法緣不興盛時正可寂靜自處,這也是一種修行上的隨緣自在,但卻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否則就不是真正的自在。

 

   是故,學佛修行的人,必須了解人生乃緣起性空,沒有誰真正可以為自己或別人的人生作主,如此深入體會「諸行無常」,充份做到「諸法無我」,就能去除人生的執著妄想,這樣人生才能背塵合覺,而非背覺合塵。眾生若是背覺合塵,心中就會染上是非、名利、五欲等種種情境,必然自陷煩惱的重圍中而難以解脫。

 

傍晚陳麗華及兒子林于聖前來講堂恭誦地藏經。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悟耀法師著作: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訂價二百元。悟耀法師人生解惑,訂價三百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