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是念佛會,唱誦「南無阿彌陀佛」佛號。學佛修行,當知因果如影隨形,影響今生的福禍果報,若要改善不善不順的命運,應當好好念佛消除業障,只有業障消除,才能獲得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今晚參加念佛會的蓮友,有來自新北市新店區林玉珠居士、彰化市張敦智居士、斗六市的林泰利居士、嘉義市陳阿柳居士、陳麗鳳居士、大埤鄉長夫人陳麗華居士、社團法人雲林縣觀自在功德會理事長李瑪莉居士、常務理事吳安治居士、理事林義傑居士、監事林士珍居士、王薇焮居士、總幹事王招萍居士、會務姜永芳居士、西安社區理事長丁萬復居士、一元齒輪工業社王建雄居士、陳怡安居士、王月美居士、楊慧瑛居士、李林玉燕居士、劉林玉草居士等蓮友。

 

    學佛修行,八萬四千法門,能相應就是好的法門。以當前來說,淨土法門最為契機。淨土法門是一種最簡單,也是最安全,最有不可思議力量的法門,不論是上等、中等或下等的根器,都很適合修行淨土法門,淨土法門不但三根普被,同時利鈍兼收。淨土法門,以念佛為主要修行,念佛雖然分成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及持名念佛四種,但以持名念佛最為當機,所謂持名,就是一心持念佛或菩薩的聖號,制心一處,即是深妙禪。

 

    學佛修行,就是透過佛所覺悟的智慧,來修正我們平日的言行,使言行合乎正道,近者給生活帶來安樂,遠者立定未來也要成佛作祖。

 

何以學佛修行必須深信因果?因為每個人此生是否能獲得安樂,皆與前世的業力有關,也就是你曾經種什麼因,必將得到什麼樣的果報。例如如果覺得自己的身體多疾病,就是前生殺業太重,因而承受病苦的果報。像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但卻被裸形外道以亂石打死,就是為了了結前世所造的殺業,因為目犍連尊者前世曾經以捕魚為生,後來雖然覺悟,但惡因已作,必須接受意外身亡的果報。目犍連尊者,應劫赴難,並沒有因為具有神通而設法躲避。目犍連尊者以犧牲性命,印証佛所說神通敵不過業力。

 

每個人在無始劫以來,沒有不犯錯,如果不懺悔業障,生生世世都要在因果輪迴中接受苦報,永無止息。所以如果一個人覺知自己的煩惱太多,病苦太多,事業或婚姻不順,就必須好好的懺悔業障,懺悔不是流於形式,而是真心發露自己的缺點,並決心要改過。而想要懺悔業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虔誠念佛,並將功德迴向給累世的冤親債主,或現世所關心的人,由於自己的一念真誠,必能仗佛慈力,消除業障。業障消除,自己所求才能得償所願,生活才能獲得真正的安樂。所謂「念佛一聲,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就是這個道理。事實上,是否有效,每個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實踐印証。

 

一個人常念佛,可以讓自己浮躁不安的情緒,慢慢的平息下來,就像濁水一樣,你要讓水變得澄清,就要讓水靜止下來,不要用手去攪動它,等水澄清下來,水就如同明鏡,水中人的面目表情,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正如華嚴經所說:「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只有我們的心常保持清淨,心中才能留得住諸佛菩薩,所以常念佛的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也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也就是說,你經常在念佛,就能經常處於定中,因而心常自在,沒有煩惱。

 

是故,一個人如果覺得自己脾氣不好,容易衝動,或是處事不順,病苦煩惱多,可以嚐試多念佛,以消業障,而且最好先能找一個團體參加共修,因為一個人念佛,容易懈怠,且可能無法用正確的方法念佛,如此形成口念心不念,功德利益也比較微小。與人共修,互相鼓勵,有了疑惑,也可隨時請教法師,比較能抓得住要領。念佛第一步,就是勇敢的邁出去,不要找任何的藉口。

 

所謂不要找太多的藉口,就是自己的意願不夠堅定,但又要顧及面子,所以只好找一些藉口來婉拒別人,並給自己安慰。一個人如果立定決心要消除煩惱或病苦,參加念佛共修,就會果斷採取行動,沒有任何的懸念。

 

攝影:姜永芳居士、王招萍居士。

昨晚姜永芳居士來禮佛,供養三寶。

上午紀錦義居士騎腳踏車,帶其愛犬,外出遊逛,順道來講堂禮佛。

今晚念佛會林玉珠居士、吳安治居士供養三寶,丁萬復居士供養香蕉。

昨日姜永芳居士來禮佛,悟耀請他騎乘機車小心謹慎,以保平安。今晚他來念佛,說早上牽機車出門,不小心滑倒,輕微受傷。悟耀送他一塊雙面觀世音菩薩的銀牌,希望他帶著保平安。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繼續受理108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