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萱基金會執行長王招萍居士看到悟耀所穿的僧鞋有些破爛,建議可以丟掉;我則回答,已經穿得習慣,捨不得丟,新的僧鞋,穿得不自在,反而束之高閣;曾經有人送王建雄居士一大疊毛巾,王居士轉送給悟耀,毛巾雖多,但悟耀仍習慣將毛巾使用到破爛才會丟掉。身為比丘,希望眾生惜福,自己更應以身作則,更加的惜福。當知,人懂得惜福,福才能更久更長。

 

    今日社會雖然因為物價高漲,薪水維持不動,在生活上多了一些壓力,但是除了少數社會陰暗的角落,還有人過著有一天沒一天的生活之外,大多數的人比起四十年前物質缺乏的年代,應該可以滿足溫飽的需求,甚至由於台灣的繁榮發展,造成大家不惜福,有嚴重浪費的現象。佛法離不開因果,因為奢侈浪費,可以預知未來,必有戰爭、饑荒等天災人禍的降臨。

  

    參加佛寺過堂的居士大德一定知道,佛門用餐極其惜福,即使一粒飯,一葉青菜,都不能造成浪費。淨土宗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發現有人用餐完畢,碗裡仍有一粒飯,會當面斥責他有多大的福報,可以這樣的浪費。高僧的生活都是極其的儉樸,毛巾一定用到破爛不堪的程度才會更換,不像現代人因為物質的豐富,所以毛巾比較舊一點,也沒有破,就會把它丟掉或改做抹布使用。

 

    近代高僧弘一法師,出家之後,過的也是刻苦耐勞的生活。他曾經在廈門南普陀寺佛教養正院開學日,以「青年佛徒應注意的四項」講話,提醒青年佛教徒應該惜福、習勞、持戒、自尊。弘一大師強調:末法時代,眾生福薄,若不愛惜,將薄福享盡,就要受莫大的痛苦。也就是古人所說:「樂極生悲」。

 

    弘一大師小時,家境還不錯,五歲就喪父,如果他拿一張白紙來亂塗畫,就會被母親責罵。因為父親以前就要求家人惜食惜衣,不是為了惜財,而是為了惜福。因為有這樣的家庭教育,弘一大師出家後,身體力行,保持儉樸的生活習慣,所以不論僧鞋、棉被、洋傘都珍惜著使用,有破就請人補一補,能用則用。此外,有人送他好的衣服或別的珍貴之物,他都大半送給人家,弘一大師謙虛的說,因為他福薄,好的東西沒有膽量受用。又如吃東西,只是生病時才吃一些好的,除此之外,從不敢隨便亂買好的來吃。弘一法師說,一個人即使有十分的福氣,只應享受二、三分。

 

    悟耀的儉樸生活,當然不敢與印光大師、弘一大師比美,但是我在使用的毛巾一定用到破爛才更換,內衣褲常是補了又補,直到無法再補,所以我的內衣褲都是破到不能再破,被俗家的姐姐李林玉燕居士看不過去才丟掉。肥皂也一樣,用到極小塊時,還要黏在新肥皂上繼續使用。好吃的水果,盡量讓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先將品質較差的吃掉。我這種節儉的作法,當然不是為了沽名釣譽,而是出身窮困的我,經歷物質缺乏的年代,知道父母相當的辛苦才能栽培我們長大成人,所以我使用的東西都會小心翼翼,避免無故損壞,同時盡量用到不能再用,不會去追求新鮮的享受,新鮮的享受難免造成浪費。

 

    歷史就是我們最好的借鏡,繁榮的盛世之後,可能就是種種苦難的來臨。所以在有豐富物質可以享受的今天,大家應該盡量的惜福,這樣福氣才可以享受得更久更長。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繼續受理108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