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突然感到畏冷,以悟耀的經驗,知道是身體發燒的現象,於是趕快吃了傳統的退燒藥包,並到佛堂喝了大悲水,後來又吃了一顆林天璽居士提供的藥丸,凌晨燒就退了,不再畏冷,不蓋棉被也不要緊。這次比較幸運,燒退後,昨天並沒有飲食不振或疲勞乏力情況,剛好昨天上午、下午、晚上都有訪客,體力、精神也不會感到不濟。每次發燒,悟耀都不去看醫生,只吃傳統的退燒藥包,但以前發燒隔天,體力很疲乏,缺乏食慾,這次沒有,如此順利解脫病苦,感到很幸運,也感謝諸佛菩薩的慈悲。

 

    前晚發燒時,本來擔心昨日上午無法接見訪客,未料身體的狀況比想像的好,昨天早餐的用量維持正常,是故,上午紀錦義居士、以及即將到雲林縣政府上班的陳佳薇居士來禮佛,悟耀還可以泡茶接待。下午又有中國時報的彰化老同事陳文獻、魏月霞夫婦來訪,晚上又有吳安治居士來禮佛。本來吳居士都是上午來禮佛,昨天上午沒來,是其妻舅夫婦從台北南下探望其姐姐,也就是吳居士的同修林麗芳居士,林麗芳居士受到病苦的折磨已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但吳居士沒有將煩惱寫在臉上。他認為可以這樣保持鎮定,學佛修行的幫助很大。

 

    醫藥越發達進步,世間的病苦越常見越普遍,醫院經常顯得人滿為患。病苦也是世間最讓人難以忍受的苦,一人有病,全家愁雲慘霧,不要有病苦,或是有了病苦,能早日解脫,可以說是現代社會很多人的希望。但是只有希望,對解脫病苦沒有幫助,若能減輕殺業,禮敬諸佛菩薩,是解脫病苦的最好依恃。

 

    從生活的層面來看,一個人會罹患疾病,是與生活環境的污染、飲食的調節工作壓力等有關,例如大量使用農藥,海水污染,人也相對中了農藥及重金屬等的遺毒;經常喝飲料,不知不覺喝了許多塑化劑,飲食、睡眠、生活規律等隨時都影響健康。

 

但從精神層面來看,一個人罹患重大疾病,通常與業障有關。所以以紫微斗數來說,精通的人,透過命盤,可能知道一個人大致會有那些疾病。所以解脫病苦,只靠醫藥,不見得絕對有幫助,如能設法先消業障,可能治病的效果會更好。

 

  現代醫術與藥物的革新,進步相當的神速,但是不管醫藥多麼進步,有些疾病還是會讓高明的醫師束手無策。因為醫藥只能治療單純的生理疾病,卻無法治療業障病,也就是所謂的因果病。所以現代醫藥,如果有佛法作為後盾,相信不僅可以減少患者的痛苦與恐懼,同時也可有效治療一些難纏的疾病。

 

    因為疾病實在太多,而且無名病越來越常見,所以飲食健康法,運動健康法等許多保健的書籍也應運而出版。但因緣的不同,業障輕重有別,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得到相同的幫助。

 

生命無常,常在我們的生活中示現。大家都知道,生活中大家若要獲得安樂,健康是最重要的保障,沒有了健康,什麼都免談。現代人更重要的觀念是,自己的健康,一定要自己好好的觀察照顧,親人及醫師反而是次要的,所以平日要多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萬一發生健康的警訊時,親人及醫師也比較容易幫得上忙。如同有學佛修行,面對人生無常的不斷示現,比較能降伏自己心裡的恐懼,保持冷靜自在。

 

   大乘經典的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等,都強調了業障的存在,以及淨化業障的重要性,業障不能消除淨化,可能導致難遇貴人醫師,甚至醫藥罔效。在我們日常的生活領域中,經常可以得到印証。

 

    藥師佛發十二大願,其中有兩個大願與眾生的健康有關。藥師佛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瘂,攣臂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藥師佛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証得無上菩提。

 

    第六大願原則上是一般身體上容易見到的殘缺和疾病,第七大願,是指癌症、無名病等重大疾病。不管是什麼疾病,只要眾生肯禮敬藥師佛,持念藥師琉璃光佛名號,或常恭誦藥師經,並做功德迴向,必能消業障,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此外,眾生也可以求觀世音菩薩幫助,化解病苦。例如手術時,家人親屬在手術房外,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功德迴向負責開刀的醫師,通常手術都會圓滿完成。

 

    此外,有病苦的人,常念諸佛菩薩名號(擇一而念),有助於消除業障,獲得明醫的幫助;同時最好能吃素,培養慈悲心,也有助於解脫病苦。

 

傍晚社團法人雲林縣觀自在功德會理事長李瑪莉居士送茶葉供養。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